记者:
发布时间:2021-06-27 编辑:苏敏 来源:江海晚报网南通既是制造业大市,也是产业工人集聚大市。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赋能新时代产业工人,引导产业工人为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我市确立了以全市纺织、建筑两大支柱行业为引领,以县(市、区)“3+3+N”龙头产业为特色,以14个乡镇(街道)、8个工业园区、166家骨干企业为基础改革框架,初步构建起市县联动有政策、部门联动有作为、重点行业有突破、镇街园区有探索的生动局面。
在高起点上持续走深走实
作为江苏省首批产改试点城市,在全省产改工作专项督查考核中,我市连续两年位列前茅。
今年,南通将有更大作为。
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2021年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和南通市五一劳动奖命名工作,增加产业工人比例;在企业和职校试点柔性聘用劳模工匠、技术能手作为教师……这些“利好”,都写进了2021年我市产改工作要点中。
纺织、建筑行业是南通两大重要支柱产业,拥有一大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从业人员近百万,具有坚实的改革基础。南通精心选取群众性技术创新基础较好的24家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和40家纺织企业先行先试,率先出台《推进纺织行业产改工作十条措施》《纺织行业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广建筑行业“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等教培方式,建立建筑工人用工定额与市场实际水平相适应的修订机制,为全市产改发挥了“探路先锋”作用。通过产改助力,2020年南通建筑、纺织行业增创效益42.5亿元。
今年,在纺织、建筑行业普遍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我市提前谋划实施新一批的改革清单、试点清单、项目清单,更好发挥产改在服务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围绕“紫琅专项”和16个优势产业链需求,推动实施“江海英才”培训计划、高技能人才“青苗计划”和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匠人匠心”计划等,培养更多领军型名匠、创新型工匠和技术型工人,真正把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做大、队伍建强。
织工织女握住“稳稳的幸福”
暑假来临,放假在家的孩子们谁来管?在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里,园区外来职工的孩子有专门的暑期爱心看护,职工最大的顾虑解决了,心里更有了归属感。这里外来职工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扎根叠石桥,园区定制外来职工子女上学公交,提供外来职工子女暑期爱心看护服务。
南通素有“纺织之乡”的美誉,高端纺织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达22.6万。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作为全球最大、全国唯一的现代化、国际化家纺专业大市场,在全国家纺床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更是我市乃是全省、全国纺织行业产改工作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园区聚焦家纺行业职工需求,按照《新时代南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强素质、提技能、保权益”为主要抓手,出台“产改措施二十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技能水平高超、劳动关系和谐的家纺产业工人队伍。结合叠石桥家纺行业特点,专门组建叠商振兴学习社,开设职工理论夜校,采取专题讲座、读书交流、故事分享等形式,方便产业工人就地学习。鼓励以师带徒提升职工技能水平,近三年共认定企业高级工38名、中级工46名。推行全周期培养计划,让新入职产业工人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更好适应岗位和创新发展需要,三年来共开展培训8期,帮助产业工人平稳转岗600多人次。这一系列提升职工认同感、幸福感、成就感的举措,得到了职工们的高度认可。
工地夜校提升农民工“能值”
在位于崇川区崇川路上的一处中南在建工地上,每天晚上,工地上都会开起“农民工夜校”,这是不少工人期待的一堂课。“不枯燥,能学不少知识呢。”学员们说,因地制宜、主题丰富,授课灵活,“打工人”很欢迎。
“南通建筑铁军”声名在外,能工巧匠世代辈出。自开展该工作以来,南通以全市24家特级资质、334家已经资质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实施建筑行业产业工人赋能提升专项行动。
“工地建在哪儿,夜校就办在哪儿。”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增加产业工人“能值”是产改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南集团“农民工夜校”在全国各分、子公司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根据民工学校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结合项目部工期进展的实际情况和民工素质的现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设置了教学课程,确定了教学内容。通过举办“工地夜校”,让“素质提升行动”落地生根。
事故案例、电视播放、户外电影、实体操练、线上课堂……中南集团“农民工夜校”以短、频、快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向学员展示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讲解职业技能,以及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内容。“民工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培训什么,不苟于形式,力求通俗易懂。”中南集团工会负责人说,许多农民工通过上夜校,提高了自己的技术级别,加了工资,提高了待遇,有了成就感,家庭收入增多。
“知识产权银行”厚植成长沃土
一线产业工人的发明看似虽“小”,但往往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能为企业直接创造价值。
在中天科技集团,每名员工都拥有一个特殊的银行账户——“知识产权银行”。员工们存的不是钱,而是把在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积分存入“银行”。凡被采纳,均可作为员工“智慧成果”,在年终兑换成现金奖励,同时作为员工职称、竞聘、评优的重要指标。
作为江苏省首批产改试点单位,中天科技“知识产权银行”众创平台等创新做法成为全国产改的“中天样板”。一个个“金点子”正带动一批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产改工作。
华信中央空调借鉴中天集团的做法,推行“知识产权银行”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法,2020年公司知识产权银行个人创新积分累计达到3955.5分,全公司68位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占职工人数43.58%,获得创新成果200多项目,为企业减少费用开支236.89万元,累计增加产值2400万元,兑现职工知识产权积分奖励6万余元,为企业发展和职工成长画出了最美“同心圆”。慧聚药业出台《创新改进奖励管理办法》,凡是对公司技术和管理有重大改进、创新效果明显,节约成本或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超过50万元的,公司给予一次性奖励2-5万元,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推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记者 朱蓓宁 彭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