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1-07-12 编辑:季肖寒 来源:南通网9日,白蒲高级中学举办暑期骨干教师研修班,语数外等9门课程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一起研讨三新要求下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学科优生群体培育方案,备课组长一一介绍,与骨干教师坐在一起认真听讲的党委书记、校长缪德军不时点评,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修改建议。
“缪校长抓教学备课,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要学会系统思维,熟练运用解题技巧。”淮安空港贝斯特高中负责人带了9名教学骨干前来旁听,收获满满。
扎根农村高中教育23年,缪德军以自身的行动引领广大教师提升育人道德力,推动教育执行力,激发质量内生力,建立“偕行共进、幸福成长”的教学研体系,培育出“四有”好教师团队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生群体,今年“七一”前夕,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白蒲高级中学曾经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交出的答卷却不普通。在高考竞争尤为激烈的江苏,学校一本上线率从2018年的86%逐年提高到2020年的96%,4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25人。高考录取率只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缪德军看来,师生偕行共进,为农村孩子开启自信人生,提供更好发展可能,才是农村教育最大的价值。“课堂是最接近学生成长的地方,利用好课堂,才能尽可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功夫必须下在课前。缪德军要求:教师要弄清学情,班上每个学生理解能力,学习存在哪些困难;要理解学科,从知识、方法内在发生、生成、发展的逻辑性思维的角度加以解构;要研究教学,对教学内容在整体上进行有序编排、优化组合,然后通过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加以呈现,使学生更易接受。
功夫下在备课上,缪德军每学期组织跨学科、跨年级“大集体备课”,力求深度融合、传承创新。每年寒暑假,全校教师培训研修,引导教师静心反思、集思广益,使研究共同体的力量“整体性涌现”,教师群体抱团快速发展。
“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能为的事情做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完成的任务,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缪德军说。
“在活动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又互相尊重的,老师和我们共同思考、一起行动,这种课堂学习让我们愈发自信,也真正学会思考问题。”学生吴晟峣说。
“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就能焕发出极大的潜能。”缪德军认为,学校的课堂成了演绎智慧共进的舞台,学生学习力迅速提升,高考录取率连年上升也就水到渠成。
“自觉研究和与学生共同成长成为一种自我需求。”许多老师在切磋琢磨的过程中,快速成长。白蒲高级中学年轻教师秦国清说,师生偕行,学生变得能说有主见,会做有深度,也让教师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一碗面条,吃下去很多知识。” 学生对缪德军将传统文化渗入教学赞不绝口。白蒲高级中学食堂大厨给学生带来关于“夏至吃面”的讨论颇为有趣:“冬至饺子夏至面”缘何而来?其中不仅有历史意蕴和传统文化寓意,还有健康调理效用,小麦味甘、性凉,营养成分较高。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能够在吃出汗的时候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徐冰心同学在给母校的来信中写道:“母校是棵大树,我们是长在那棵大树上的果实。”孙刘晶在《你,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一文中深情回忆母校:“感谢老师们,在为文与为人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带着我走向正,走向真。”
记者杨新明 通讯员朱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