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1-10-10 07:33:45 编辑:高阳 来源:疑点重重
女子报案储蓄卡被盗刷
银行卡未丢失,密码也只有自己知道,却在异地有了消费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卡被盗刷问题,不法分子竟从中觅得“商机”。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我市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系列保险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该团伙专门通过制造银行卡被盗刷假象、伪造公安机关公章文书实施保险诈骗,案值30余万元。目前,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26岁的女子顾某是通州人。今年4月初,她来到市公安局崇川分局钟秀派出所报案,称银行卡被盗刷,金额达2.5万余元。仔细询问中,民警发现了蹊跷。
“一般盗刷的都是信用卡,盗刷的地点也大多在境外。”办案民警曹晨曦说,顾某被盗刷的银行卡是储蓄卡,盗刷的地点在常州。顾某言之凿凿,声称自己的银行卡没有丢失,也没有别人知道密码,急切要求公安机关出具相关法律文书,行为十分反常。
结合顾某这一不同于其他受害人的情绪表现,民警一方面调查资金流向,一方面排摸顾某本人的情况,很快发现更多疑点。银行流水反映的盗刷顾某银行卡的商家确实存在,但POS机与银联备案的不符,实施盗刷行为的另有其人。而此前的2018年,顾某也曾报案称自己的储蓄卡被人盗刷,与此次的说法如出一辙。
案情反转
报警人竟成犯罪嫌疑人
正在这时,一名保险理赔员前来调取顾某的报警记录。经了解,顾某离开钟秀派出所仅数分钟,就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并向保险理赔员发送了崇川公安分局的“立案告知单”照片。
经民警现场比对,顾某提供给保险公司的“立案告知单”系伪造。“我们当时给她提供的是接处警证明。”曹晨曦说,由于案件存疑,只是初查阶段,并没有立案。
报警后完成立案告知单的伪造间隔仅数分钟,背后一定还有同伙。民警要求保险公司暂时拖住顾某的理赔申请,同时调取顾某在全省范围内的保险理赔记录。
经查,2018年,顾某银行卡被盗刷一案有两家保险公司进行了赔偿。今年顾某再次报案,通过伪造的立案告知单顺利拿到两家保险公司的赔偿金,且均是按照1∶1的比例。这些赔偿金到账后,均第一时间转入男子毕某的账户。
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分别在广东中山及南通通州将毕某、顾某抓获归案。经查,顾某和毕某曾是男女朋友关系,此次顾某因经济拮据向毕某求助。毕某想起两人曾骗取过两家保险公司的赔偿金,于是故伎重演,由自己以顾某名义购买多家保险公司的财产意外损失险,并帮助制造顾某银行卡被盗刷的假象,顾某再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本以为3年后再次报案不会引起怀疑,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事了。”毕某到案后说。而顾某也没想到,这次自己从报警人变成了嫌疑人。
挖出团伙
多次伪造公章文书骗保
然而,办案民警发现,这起案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专门通过制造银行卡被盗刷假象并伪造公安机关文书骗取保险公司赔偿金的犯罪团伙。
在毕某的暂住地,民警抓获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贾某,现场查获数十台POS机。根据毕某交代,团伙另一名成员张某也很快在苏州落网。
经查,犯罪嫌疑人毕某此前因多次以银行卡被盗刷为由索赔,被多家保险公司列入黑名单。已经初尝“甜头”的他又笼络张某、贾某、顾某等人,由毕某事先在网上购买保险公司的财产损失险,并提供犯罪所需的盗刷流水,再由张某、贾某、顾某等人以银行卡被盗刷为由,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由于公安机关受理初查,不能第一时间提供立案决定书,毕某又私刻了10余枚公安机关的公章,直接伪造立案决定书,再利用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机制,多次骗取保险金共计30余万元。
目前,毕某、顾某、张某、贾某已被崇川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本报记者张亮
通讯员侯天骄 苏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