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西侧的民居里,92岁的黑龙江省地方志专家姚中晋得知“党报见证共成长·天楹带你看界江”融媒体采风记者要寻访东北抗联七军在饶河、虎林等地浴血奋战的故事,便送给记者一本他编著的《烽燧乌苏里——东北抗日时期人物访谈实录》。这是姚老历时60年收集整理的宝贵史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出版。
在姚老居住地东边数百米风光秀丽的小南山上,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饶河县为东北地区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的发祥地。早在1929年,饶河就有共产党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从工农义勇军、反日游击队、游击大队、四团、二师到七军,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长眠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前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委员长崔镛键,曾任抗联七军参谋长,转战饶河、虎林、宝清等地。崔来华访问时,提出在饶河小南山建立抗日纪念塔,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纪念碑从1985年开始建设,1986年8月竣工。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高16.6米,其中雕像身高6.9米,由14块花岗岩雕塑而成,纪念碑正面和背面分别是“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抗日先烈永昭千秋”的题词,题词下方是360余字的碑文,概述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在与日寇殊死搏斗中成长壮大的过程。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之一。
据资料记载,东北抗日联军前身由原东北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以及农民暴动武装组成。1936年至1937年,东北抗联处在一个大发展阶段。东北抗联共编成11个军,人数约3万人。其中第1至第7军是党组织直接领导武装。据统计,东北抗日联军从成立到抗战胜利,对日作战次数约10万次,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动摇了侵略者的大后方。
无数的抗日英雄们缔造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是人类献身正义事业百折不挠的传奇和典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显,抗联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者许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