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南通古稀老人历时4年完成手绘作品《近代第一城》34米长卷再现南通百年风华
记者:
发布时间:2021-10-31 12:12:57 编辑:苏敏 来源:南通网

34米长卷《近代第一城》片段。 记者袁晓婕
濠南别业、女工传习所、大聪电话公司、全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纺织学校……百年前,清末状元张謇在故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创造性地建设了“近代第一城”。在79岁的吴钟炎笔下,一幅长34米的长卷《近代第一城》诞生,再现百年前南通的风华。28日,记者在老人家中欣赏了这幅他整整用了4年时间构思、查阅资料、创作的作品。
吴钟炎是地地道道的南通人,从小就酷爱书法、画画,画作多次获得荣誉。退休后他有更多时间与丹青为伍,先后于2004年、2017年举办了两次个人书画展。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他2017年展出的代表作、22米长的《濠河风景图》。就是在这次书画展上,有朋友建议他,创作一幅反映近代第一城的作品,这个建议说到了他心坎里。
再现老南通风貌,查找资料是第一步,这一步吴钟炎便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大生码头、濠南别业等老南通代表性建筑,他一个个去跑,现场观察、拍照。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老建筑已被高楼大厦取代。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研读张謇研究文集,并在市档案馆的帮助下找到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老照片。
材料找齐了,如何布局也是一门学问。长卷以“一城三镇”为中心,从南通城开始,唐闸镇、天生港镇、狼山镇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一一呈现。在绘制这幅长卷的13个月中,吴钟炎坚持每天至少绘画6小时,过年过节也没有休息。铅笔打草稿、毛笔勾线、上色、晕染……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有丝毫差错。“画画的过程辛苦又快乐。”吴钟炎告诉记者,这一年多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这幅画,每天除了睡觉、做家务,所有时间都在画画,晚上躺在床上也在构思。
在所有场景中,吴钟炎最满意的是“濠南别业”,这是整幅画作的开始,他选择了春天两株百年紫藤盛放的美景。“这个部分我画了大约3天,画好后特别有成就感。”缓缓展开长卷,数十年前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20世纪50年代的十字街、1936年的南大街南城门、通棉二厂……最令他骄傲的是,他选择的数十处老建筑,完全按照相应比例放大,尽可能原汁原味复原建筑本来的样子。“几十处老建筑,如何过渡也是个难题。”吴钟炎介绍,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濠河、运河和绿色植物,将“一城三镇”有机融合到一幅长卷中。
让吴钟炎倍感振奋的是,在他开始绘制《近代第一城》几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并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从那以后,他绘画的劲头更足了,终于在今年9月完成了这幅作品,作为一名退休老人对祖国生日的献礼。
记者袁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