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1-11-01 16:14:04 编辑:姚沁辰 来源:南通网□朱慧
梅兰芳(1894—1961),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京剧表演艺术的一代宗师。50余年的舞台生涯,梅兰芳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
梅兰芳与南通的张謇有忘年之交。1914年,梅兰芳与张謇在北京初次相识,张謇因梅氏先祖梅巧玲的憨厚侠义而对其后人梅兰芳格外看重。在随后的交往中,张謇深厚的文学造诣、对古典戏曲人才的爱护,使得年龄相差40余岁的二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张謇极其赞赏梅兰芳谦诚求进的品德,对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更是称誉备至。从1915年至1924年,张謇与梅兰芳书信往来不断,寄诗、赠画频频,或切磋技艺,或纵论时局。他们在不断研讨、探索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的深厚友谊,感人至深。
1920年至1922年,梅兰芳应张謇之邀,三次到南通,演出于更俗剧场,盛况空前。
通过张謇的介绍,梅兰芳与中国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相识,并在更俗剧场同台演出,而后二人结为挚友,共同为我国的戏剧事业奋斗一生,被誉为“北梅南欧”。
1920年1月7日,张謇得知梅兰芳从武汉来通的确切消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作诗一首《喜梅郎至花竹平安馆》:“朔雪零涂下汉皋,飞来江上彩云遥。也应隔阔惊吾老,转为流年惜子韶。坐烛烬长诗思窈,檐梅香定酒魂消。玉珰尽有孤虚感,花竹团栾得此宵。”
张謇派出大和号专轮去接梅兰芳一行,并于1月12日在南通更俗剧场举行盛会迎接。这是梅兰芳第一次来到南通,同来的有他的夫人与女儿,齐如山、朱素云、姜妙香、姚玉芙、李寿山等演员及剧团工作人员30余人。当晚,梅兰芳一家下榻花竹平安馆,张謇在濠南别业为其设宴接风。梅兰芳写下绝句《呈啬公并赠孝若公子》二首,写出了所受的礼遇并深致感荷。诗作如下:“积慕来登君子堂,花迎竹护当还乡。老人故自矜年少,独愧唐朝李八郎。”“公子朝朝相见时,寓中日影到花枝。轻车已了常行事,接坐方惊睡起迟。”
1月13日至1月23日,梅兰芳等在更俗剧场连续演出十一天,演出的曲目有《黛玉葬花》《游园惊梦》《千金一笑》《天女散花》《春香闹学》《木兰从军》《嫦娥奔月》《贵妃醉酒》《晴雯撕扇》《佳期拷红》《苏三起解》等。
梅兰芳精湛的演技风靡南通,观众如潮如涌。张謇几乎场场必到,诗情勃发,写下了十多组《传奇乐府》诗作,赞赏梅兰芳等人的杰出演艺。与梅兰芳同台献艺的小生姜妙香、旦角姚玉芙,以及梅的学生、当时仅十几岁的程砚秋,张謇都一一题诗相赠。
1月24日,梅兰芳一行结束在南通的演出北归。张謇及地方士绅送至城外专为梅兰芳来通而赶建的候亭,并摄影留念。张謇写下好几首送别诗赠予梅兰芳,其中《惜别》诗“梅郎旷绝五年别,来晤啬翁十日期。县人传说若异事,郎日一别翁一诗。郎以慧为命,翁以狂胜痴。亦幽亦憨亦警敏,能为仙人能健儿。艺之精进有如此,色相变幻诗所资……”写尽老少两人的忘年友谊,尤为感人。梅兰芳也作《临别赋呈啬公》绝句一首:“人生难得自知己,烂贱黄金何足奇。毕竟南通不虚到,归装满压啬公诗。”
梅兰芳第二次来通是在1920年5月26日。当天,梅兰芳一行乘坐大升号专轮抵达天生港码头,仍下榻于花竹平安馆。梅兰芳一行此次在南通演出了《天女散花》《双狮图》《白马坡》《斩黄袍》等曲目,但仅仅逗留了三天,就匆匆离开。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也仅作了简短回忆:“转过年来的春季,又应许少卿之约到上海表演完了,在旧历庚申年的四月,第二次再到南通。那次去的人比较多一点,凤二爷也同去的,我们还都带了家眷。由南通唱完,坐船到浦口上津浦车才回北京。”
时隔两年的1922年6月19日,梅兰芳第三次来到南通。此次来南通的目的是为张謇贺七十寿辰。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回忆了第三次来南通的情景:“第三次是民国十一年去的,那年我跟杨老板(小楼)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从旧历的五月初三唱起,唱了二十天戏,正赶上张四先生的七十正寿,我记得他是五月二十五的正日,我跟杨老板、凤二爷、王长林、许德义、郝寿臣、李寿山、吴彩霞、姜妙香、姚玉芙,都在二十四日到了南通。当天晚上杨老板演的《落马湖》,我演的《天女散花》,第二天白天杨老板的《长坂坡》,我的《麻姑献寿》,晚上杨老板的《连环套》,我的《游园惊梦》。我们二十六日的早晨就坐船回到上海,赶晚上天蟾的戏了。”
梅兰芳尽管此行来去匆匆,但还是在张謇的陪同下参观了伶工学社的新校舍。梅兰芳三次在南通演出时均有伶工学社学员配演,梅兰芳也曾为伶工学社延请教师,并承张謇推荐收伶工学社高材生李斐叔为徒。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书中回忆了参观伶工学社的详细情形:“第二天我们先去参观伶工学校。在那时的南方,这个科班的设置,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它在制度、教材方面,都采用了新的方法。如旧科班里的体罚习惯,他们已经废除不用了。课程方面,不单是注重戏剧,就是一般学校的国文、算术也都照样的悉心教授。所以毕业的学生,在文学上的水准,并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