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生,太棒了!”10日,通大附院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眼科副主任医师周天球、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刘婷婷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寄信人是纳兹摩加医院的眼科副主任姆明医生。日前,一名当地妇人因右眼球长出足有鸽子蛋大小的巨大肿瘤,前往医院就诊。在诊疗设备不全、前期医生将其诊断为“右眼泪腺的炎性假瘤或淋巴瘤可能”的基础上,南通两名专家慧眼识病因,通过丰富经验确诊这颗“鸽子蛋”为鳞状细胞癌,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查明原因。
“刘医生,我们需要你的帮助。”10月28日,姆明医生急匆匆地找到刘婷婷。原来,前不久他的同事接诊了一例右眼球壁巨大肿瘤的女性患者,这名患者已在6个月内辗转当地多家医院就诊,但是由于非洲医疗条件相对比较落后,没有一位医生敢为她取活检确定病理性质,且公立医院预约医疗检查的时间非常久,患者只接受了头颅核磁检查。患者右眼已完全失明并伴随阵阵刺痛,非常痛苦。听说纳兹摩加医院来了中国专家,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求诊。姆明医生说:“患者病情复杂,而且肿块还有进展的趋势,我需要你和周医生(中国医疗队眼科周天球主任)的帮助,以制定诊疗方案。”
由于缺乏核磁增强检查所需的造影剂,无法给患者做国内最常见的眼眶核磁增强检查,因此患者只做了最基本的头颅核磁平扫检查,这无形中给疾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刘婷婷在接过核磁胶片仔细阅片后,对报告上“右眼泪腺的炎性假瘤或淋巴瘤可能”这一结论大胆地提出了质疑。她发现病灶位于角膜上,因此这个诊断很可能存在偏差。
由于患者不在现场,无法获取完善的病历资料,刘婷婷决定,请姆明医生通知患者,准备好所有的病历资料,于次日上午到纳兹摩加医院磁共振室,由眼科专家周天球和影像科进行一次深入的MDT(医学领域的多学科会诊)讨论。
尽管做好了思想准备,可当次日大家亲眼看到患者时,还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巨大的肿瘤已经布满患者的整个右眼眶,肿瘤在右眼整个角膜表面呈菜花状蔓延生长,直径足足超过2厘米。这么大的眼表肿块,可以想象患者有多么痛苦。
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周天球判断这并不是“泪腺炎性假瘤或淋巴瘤”,而是一枚巨大的侵入性鳞状细胞癌。
周天球告诉记者,这种疾病一般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女性较为少见。在国内,由于医疗条件相对较好,肿瘤仅仅局限于睑裂区角膜缘时就能被及时发现,通过手术往往能够使患者免于失明的痛苦。像这种蔓延至整个角膜并突出于睑裂外的巨大肿瘤,现在在国内是很少见到的。
看着患者期盼的表情,周天球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当天亲自上台为患者进行了活检手术。一周后,患者的病理报告出来了:鳞状细胞癌。在明确了诊断之后,周主任和当地的医生一起,为患者下一步治疗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姆明医生通过社交媒体给两位中国援外医生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现在,患者已经接受手术,并开始接受下阶段的治疗。 记者袁晓婕
通讯员黄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