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600多名新兵光荣启程,奔赴火热军营——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3月21日-22日,我市18批600多名新兵身穿21式迷彩服,胸戴大红花,光荣启程,奔赴火热军营。
新兵起运前,各地都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组织开展了役前教育训练和集中封闭管理,帮助准新兵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让他们在进入部队后能够迅速融入,实现自己的参军梦、国家的强军梦。
“三个一”筑牢思想之基
在开展役前训练间隙,通州区二甲镇人武部开展了系列活动,筑牢预定兵员思想之基,帮助他们顺利踏上新征程。
一次红色之旅
朱理治故居和南通理治红军小学是通州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二甲镇人武部的组织下,准新兵们前往参观学习。
“作为土生土长的二甲人,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听朱理治故居的讲解,大受震撼。”站在朱理治故居门前的柿子树下,新兵曹钰栋说,朱理治的一生历尽坎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的坚定性和纯洁性,自己很受鼓舞。
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红色展馆、革命旧址,让学习教育“鲜活”起来,二甲镇通过组织参观本地红色地标和教育基地,引导预定兵员在实境中感悟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
一场“初心”交流
朱达是通州区公安局二甲派出所一级警长,也是一名转业军人,20多年来扎根最艰苦的基层一线。2016年11月在一次处理火情时,他逆火而行,奋力排险,面部及左手烧伤等级达到Ⅱ度,右手更是达到深Ⅱ度,被二甲群众称为最美警察。
朱达和准新兵们交流座谈,介绍了他的从军经历和从警经历,却没有过多叙述他救人的场景。朱达说,他们将来会是保卫祖国的坚强屏障,“我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明白,壮举成就英雄,然而英雄却从来不是一瞬间造就的,更多的是在警务区里的点点滴滴”。
一顿忆苦思甜饭
在役前自训的紧张间隙,二甲镇人武部组织准新兵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后组织大家吃了顿有特殊意义的“忆苦思甜饭”,不仅有家乡的特色“方笼糕”,还有《长津湖》电影中士兵们吃的冻土豆。
“冻土豆都咬不动,而家乡的‘方笼糕’那么软、那么香。”准新兵曹添峰说,现在更能体会革命先辈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不容易,也更能体会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
观看红色电影是二甲在征兵期间开展国防教育的传统,今年又更进一步,安排了这顿“忆苦思甜饭”,就是要用食物这种更加直观的媒介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鼓励准新兵们秉承先烈的红色精神。·费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