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现世,数前世,张謇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金融家、慈善家,辉煌业绩遍布大江南北。近日,由南通籍著名文史工作者季真撰写的《张謇与上海》一书出版,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沿时间脉络,挖掘、整理、讲述了从1853年到1926年期间张謇在上海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其与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季真是土生土长的南通海门人,与先贤张謇同乡,从小听家乡历史人文故事,受城市文脉影响,他对研究文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79年,季真开始从事海门地方史料收藏和研究工作。2011年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县市级革命烈士研究会,并创办海门区近代史研究会张謇研究院,专门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的研究和张謇的研究,其中张謇研究围绕张謇与其相关人物展开。他说:“写《张謇与上海》,是因为上海是成就张謇事业的一大城市。”40余年笔耕不辍,他出版了《张氏家族与南通州》《张謇的朋僚》《张謇研究人物名录(张謇词典)》等21部著作。
撰写该书的启发,还要追溯到五年前他所写的题为《张謇和他的朋友们在上海》一文。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及南通市从接轨大上海的宏观考量,提出对张謇与上海研究工作的新要求,海门政协编印《沪海史话》。彼时,身为海门区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兼张謇研究院院长的季真受邀写下《张謇和他的朋友们在上海》,此文被收录书中。以此为触发点,一个关于“张謇和上海”专著的任务摆在面前。
“历史研究类作品要求每一句话有出处、每一个事件有依据,前期翻阅资料、考证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与我本身的写作计划也有些冲突。”季真坦言。他想到,2021年是张謇督办上海吴淞开埠100周年,可借此契机,将《张謇与上海》一书提上日程。不料,2020年,在前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疫情突如其来,外出受阻。此外,原本收藏的有关张謇的史料由于数次搬家,有些已无从寻觅。无奈之下,他向南通档案馆、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等求助,并通过网上拍卖获取文史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中收录有近500张照片,其中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在《张謇与上海》绪论,56张人物照形象展现了张謇和他的朋友们在上海的活动,概述了其在沪“兴教育,开民智”“创实业,济苍生”“开宪政,顺共和”的深浅足迹。张謇第一次到上海、张謇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渔业小学校、张謇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的历史渊源等等,这些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被拾起,重赋新的生命力。
“这是张謇和上海相关历史的一部全记录,希望以此书为推动张謇研究‘搭桥架梯’,为推动张謇在上海的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季真将继续发挥一名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张謇研究人物名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写就《张謇词典(人物卷)》,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张謇研究工作提供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史料。
记者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