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点,在市应急核酸检测基地内,二区加样组组长、市一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陈宇翔和往常一样忙碌。“从上周日开始,每天早晨10点到晚上10点,我们12小时不间断工作,就连午饭和晚饭吃盒饭也是大家轮流进行的,确保基地的检测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陈宇翔说。

核酸检测对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非常重要,是病例诊断、排除最主要的依据。自国内新一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为此, 7月3日,崇川区决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市应急核酸检测队的76名队员连夜紧急集合,奔赴市应急核酸检测基地,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两轮崇川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7月6日,正当队员们准备撤离基地时,突然接到无锡增援核酸检测的任务。顾不上休息,队员们又重新返回战场。“这段时间平均每天有两万多份来自无锡核酸检测样本送到市应急检测基地来。”市应急核酸检测队队长、市一院检验科主任曹兴建强调,核酸检测工作不仅要准确,还要快速。因为每一份出自基地的核酸检测结果,都为下一步防疫决策提供了依据。“采集好的咽拭子要在4℃保存,时间一长就会影响检测结果,冷链运输途中已经占用了两个小时,所以我们更要争分夺秒。”曹兴建告诉记者,连日来,队员们每天10点到实验室开始做检测,为了赶时间,队员们甚至顾不上吃午饭。一般情况下,核酸样本从进入检验室到最终出检测结果,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
眼下,正值炎炎夏日,队员们才穿上防护服就开始出汗,每天做完检测从实验室出来全身都是湿透的状态。实验室操作,采取三级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N95口罩,再戴上双层乳胶手套,全副武装。为了保证检测速度,即便是在连日高温的这几天,队员们也坚持少喝水、尽量不上厕所。“原先穿戴防护服时间久了皮肤过敏,戴上N95口罩憋气、心慌,一直坚持着干,到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年过半百的队员、海门区人民医院副主任技师李进轻描淡写的语气中透露出了一名“检验人”的坚毅。
“虽然辛苦,但这是我们职责所在,检验人不怕苦更能吃苦!”每每看到队员们泡白的双手、勒红的脸颊、湿透的衣衫,队长曹兴建总是十分动容。战高温斗酷暑,每一位检验人都义无反顾地冲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只为守护江海百姓的平安与健康。
通讯员 谢 玮
记者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