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清楚地记得去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加快构建创新联合体’。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坦言,近年来,通大始终牢牢把握南通和江苏改革的时代脉搏,加快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专业,全力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征、通大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路。

2017年9月,浦玉忠从常州大学调任南通大学,担任学校党委书记。很快,这位有些“另类”的校领导展现出他不一般的一面:带头俯下身子,与学生打成一片。从2018年9月开始,他便担任通大张謇学院181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到班听课、开主题班会、参加班级团日活动……无论多忙,浦玉忠都抽出时间陪伴大家。
令张謇学院181班学生郑泽斌感触最深的,就是浦玉忠每天早上7点30分准时跳跃在微信群里的百词斩打卡分享。“浦书记的躬行不仅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件终生为之的事,而且让我感受到他在时刻陪伴着我们成长。”郑泽斌说,大学第一年,全班25名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大学四年期间,全班累计斩获30多项全国竞赛创新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
“人才培养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校园,时刻跟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浦玉忠认为,校领导走进学生一线,是不忘教育初心之举,真正回到了教育的本源上。
“在产学研方面,这些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浦玉忠说,早在2020年,南通大学产学研横向经费就已突破1亿元,数字背后是企业对高校科研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认可。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作为南通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始终立足南通、扎根南通、服务南通、贡献南通,通过构建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实现了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南通大学的每一点进步,都与南通这座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都与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浦玉忠说。
“110岁的通大正处在一个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全力服务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通大贡献’,将通大推向一个崭新高度。”谈及通大未来的发展,浦玉忠满怀豪情地说。
记者 冯启榕
通讯员 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