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市区交通堵点治理启动 市三院周边道路即将实现畅通出行
记者:
发布时间:2022-08-14 10:43:06 编辑:苏敏 来源:南通网

新城桥街道组织清拖乱停乱放非机动车。 施维
本网讯 “路上重新划线,还增加了隔离栏,以后终于不怕堵得走不了了。”11日,家住裕丰广场的居民陆勇华指着家门口的段家坝支路说。自7月底市第三人民医院周边停车堵点治理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目前外部道路交通畅通方面进展已达95%,停车位增设等举措正在探索推进。
市三院地处老城区,北临青年中路、西临跃龙路、东临段家坝路,周边有城南新村等大型老旧小区,每日就诊人群和小区居民交织,人流量、车流量极大,交通拥堵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从早上6点30分到中午十一二点,机动车一直能堵到东边的红绿灯路口。”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陆龑介绍,因疫情和内部大楼建设影响,三院目前仅开放东大门通行,门口的城南新村中心路和连通的段家坝支路成了市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再加上路对面超市、药店的存在,10米宽的中心路越加拥挤。“多年来,道路从双向通行变为单向通行,到现在连单向通行都很困难。一旦堵起来,非机动车也寸步难行,十几、二十分钟的原地等待都是‘常规操作’。”
为有效解决市区停车堵点问题,缓解市区重点区域停车难、行车难,市第三人民医院周边停车堵点治理试点工作被提上日程,由市城管局牵头、区城管局配合、属地街道落实,并于7月底正式启动实施。
结合治理方案,新城桥街道对段家坝支路原有的21个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进行了清除,不再设置固定车位,仅供通行。同时,重新调整划设道路标识标线,保留单向通行原则,将道路划分为3个车道,右侧车道为直接过境车道、左侧车道为进入新村、医院通道,并在支路交叉口三角区重新设计施划导流线,既减少拥堵,也为救护车通行留出空间。在此基础上,街道在两条路上均全程设置了隔离桩,既避免机动车乱停放,也确保拥堵时非机动车正常通行。
除此之外,街道在中心路东侧退界区域和青年中路人行道也施划了非机动车车位,并安排专人进行停放引导。陆龑介绍,此次治理将结合城南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居民车辆进小区,尽可能减少段家坝支路和中心路的停车“功能”。
要彻底解决堵点问题,治标更要治本。据崇川区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后续将计划开发停车场智能推送功能。通过开发医院周边停车场信息主动推送功能模块,让就医群众使用预约挂号功能就能切入“智泊南通”小程序,显示医院周边停车场泊位供给信息,以便就医群众就近停车。
除此之外,市三院二期大楼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大楼带有的90个地下泊位也将随大楼建成同步开放、投入使用。据悉,二期工程结束后,市三院还将利用内部现有的地面停车场,改建1座6层立体停车楼,预计将提供约400个泊位,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减少外部道路拥堵。
记者江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