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2-09-22 15:12:16 编辑:季肖寒 来源:南通网本期主持人:沈佳颖
历时4年9个月,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和初期运营前的安全评估,南通即将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市民出行将更享便利与快捷。昨天上午,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南通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两家单位领导率队走进“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详尽解答市民咨询,回应市民关切。
轨交公司负责人:
抓紧推进 尽快还路于民
“轨交公司一直高效推进1、2号线工程建设,始终紧扣工程节点,充分发扬奋进者的精神,坚持‘5+2’‘白加黑’,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组织工人进行闭环管理、加紧施工,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同时,我们还在抓紧推进道路接驳和市政道路恢复工作,尽快实现还路于民。”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智表示,“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之下,我们致力于以更高的品质、更好的形象、更优的服务来奉献给南通市民。我们将在近期适当时间开通运营地铁1号线,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希望大家静候佳音。”
公安公交分局负责人:
28个站点 均设置警务室
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局长乔红集介绍,该分局共有民警84人、辅警200多人,主要职能是维护公共交通领域的治安秩序,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保护乘客、公共交通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轨交1号线即将开通,市局高度重视。在警力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市公安局党委调配53名精干警力,专门服务保障轨交1号线。
目前轨交1号线设立了两个派出所,28个站点均设置了警务室,配备了必要的医疗救助设施,为群众提供实时的法律咨询、证明出具、防范宣传、应急救护、线索举报、矛盾调整、心理咨询等便民服务。
姚锬: 盼放宽志愿者年龄
今天,轨道交通公司负责人对民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能够认真听取,态度认真、坦诚,问题解说较为详尽,回应中肯。我相信,这会得到知情达理的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一些棘手问题,我相信你们有智慧、有能力尽快解决。
今天我还想提两个建议。一是轨交公司征集志愿者,年龄范围是否可以适当放宽些?前期招募志愿者的年龄限制在16至55周岁。但据我了解,一些刚退休的人员也有参加这种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希望在身体条件较好的状况下,把年龄放宽到女性60周岁、男性65周岁。二是文峰站是1号线、2号线的换乘站,并且这里的公交线路也较多,所以这里的人流量相对大些。紧挨着文峰站的是易家桥新村,这老小区内居住的高龄老人较多。希望公安交通治安分局领导对该小区建成平安小区给予更多关心和指导。
为特殊人群提供一对一服务
市民陆先生:残疾人乘地铁有没有什么规定?针对残疾人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市轨交公司总工程师、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展晓义:
市轨交公司按照发改委公布的票价优惠政策制定了残疾人乘车相关规定,军残、消防、公安干警等对象可免费乘车。普通群众按照年龄段有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如60到64周岁乘客享半价,65周岁以上乘客免费。
我们也提供一些特殊的一对一服务,比如我们对残障人士设置了专门的残障通道,如果残障人士经常乘坐地铁,可以到附近车站登记,我们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只要打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在出入口等待,然后送市民进站、上车,并且送到下一站的出口处。
市民郭女士:我奶奶平时腿脚不便,坐轮椅出行,最近也想参与地铁试乘,想问问南通轨交在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这方面有没有做一些准备?
市轨交公司总工程师、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展晓义:
轨道交通设有专门的残障人士的爱心通道,每个车站都有一个直升电梯的出入口,坐轮椅的市民可以直接坐电梯到站厅。
闸机处也有加宽通道,可以通过轮椅;如果你经常出行的话,建议跟相关车站联系,建立一对一的爱心服务卡,下次你可以提前打电话给车站,工作人员会在电梯的入口等待,然后全程护送你到下一站出站。
地铁夜间施工尽量避免噪声
家住学田新村的王先生:
工农路学田地铁站1号口内经常夜间施工,设备噪声大,影响正常作息。小区居民多次向12345政府热线反映,得到轨交公司的答复是“区域内多个施工力量在作业,轨道方面会尽量将施工安排在白天,晚上作业会采取降噪措施。”王先生认为,这个答复并没有完全落实,市民有意见。
市轨交公司副总经理刘祥勇:
地铁建设有其特殊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需要占用部分的城市道路。同时,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部分工序需要连续作业,有些必须在夜间作业。在建设期间和地铁恢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在此我们表示歉意。后续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工序组织,作业期尽量避开深夜和午间,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减噪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的影响。
周边店铺受损咋办? 将商讨妥当处理
中海碧林湾南门普贤路店主管女士:
我在普贤路拥有5家店铺,轨交施工期间,在我的店铺前面进行围挡,导致商铺无法出租;站点建成后,东西方向的站口正面遮挡了店铺,影响店铺生意。而且施工造成店铺局部受损,这些损失该怎么办?
人民东路伊尔萨洗衣中心负责人刘女士:
轨交施工导致沿街店铺出现局部受损。这几年由于围挡阻拦,客流量大幅减少,这些损失由谁承担?
市轨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智:
两位女士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会同属地和专家进一步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所在,商讨妥当的处理方法。
轨交施工,尤其经过城市密集区时,难度非常大,对周边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施工之初、设计之时,我们充分考虑到相关情况,也采取了相应的方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周边和整个主体工程的安全。
电缆埋线是否安全? 多重保护请放心
家住市区盛和楼的蒋先生:
地铁建设过程中,轨交公司将濠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的十五根一万伏的电缆移至盛和楼东侧,埋线存在安全隐患。轨交公司工程部负责人曾到现场查勘,但没有改变。
市轨交公司副总经理刘祥勇:
请市民朋友们放心,此电力通道是反复确定后的方案。前期我们采用了多重保护措施。第一,会同电力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多次现场查勘,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电缆铺设的埋深。第二,在电缆的外部增加了钢管和混凝土的包封,进一步增强安全保障。包括市民提到的电缆,也进行了包封加固。第三,在毗邻濠河段使用的是防水电缆,采用多重安全措施来保障安全。
见习记者沈佳颖 张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