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全市公安交警部门打响夏季百日整治行动。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2个多月来,围绕“人、车、路、企”四大交通要素,交警部门累计比对驾驶人信息3万余条,汇总归集1.3万余辆长期过境货车和375辆长期在通通行大客车,深入分析近3年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攻坚治理了一批风险隐患,排查堵塞了一批安全漏洞,有力维护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盯住不放心的“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会同治安、大数据等警种部门对高危驾驶人进行全网筛查,累计比对信息超过3万条,对具有刑事处罚、重大责任事故、历史高违法等情形的高危驾驶人,及时抄送交通运输部门,依法撤销、吊销从业资格,督促所属企业调整岗位或解除聘用。管住不放心的“车”,支队严格管理“两客一危一货一校”等重点车辆,常态开展源头隐患数据动态“清零”,汇总归集1.35万辆长期过境货车和375辆长期在通行大客车,纳入属地交警日常管理。治理不放心的“路”,民警深入分析近3年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排查隐患,通过实施道路限速、亮化工程、交通渠化、完善设施等措施,提高道路安全系数。整顿不放心的“企”,交警支队会同应急、交通等部门对“两客一危一货”重点单位滚动开展安全大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集中约谈高风险运输单位,召开重点运输企业警示教育大会,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行动中,全警克服夏季高温、强对流等恶劣气候影响,坚守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道路和城市道路“四大战场”,紧盯“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农村面包车和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严查酒驾醉驾、飙车炸街、拼车包车、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借助“声、网、报、屏、端”等媒介全面加强社会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
科技赋能,向突出交通违法亮剑。交警新增监控抓拍设备24套、人脸识别系统45套、无人机6架,通过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的有效衔接,开展违停、渣土车闯红灯、炸街车等交通违法整治。依托集成指挥平台,通过人脸识别、二次分析等手段,精准查缉非法营运、超员、疲劳驾驶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行为,部局督办的5辆涉嫌伪装运输危化品车全部拦截查证,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凝聚联动协作合力,南通交警还邀请相邻的“崇苏盐泰”交警部门,来通签署五地高速公路管控区域警务协作协议,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节假日大流量应对、疫情常态防控、重特大交通事故处置、交通治安查缉、输入性交通安全风险管控等方面实行信息联通、力量联合、执法联动、事件联处、区域联控、救援联手,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能力水平。
记者张亮 通讯员曹钰华 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