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画家用画笔描绘时代印记。有这样一位画家,他不仅可以用非常纯粹的中国画的笔法,来描绘历史大事件,甚至连我们身边的很多小事,都可以付诸笔端,可谓事事皆可入画。”
他,就是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范扬。

10月2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文化专题节目《大师列传》第三集——范扬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播出,节目通过介绍范扬的生平事迹、创作故事、艺术表达等,领略其“为山河写照,为时代画像”的精神追求。

(青年范扬)
范扬于1955年1月出生于香港,两岁左右迁回祖籍江苏南通生活。彼时,南通范氏是当地著名的诗文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让范扬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少年时受叔叔范曾的启发,他毅然选择了绘画这条道路。高中毕业后,他决定进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美术设计,在这里,他接触刺绣,临摹刺绣稿,充分汲取民间艺术之养分。
1982年范扬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南通大学客座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在整个时代的艺术是很繁荣的,尤其是中国画。我们现在在一个高原上,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但是我们需要思考怎样走向高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一直以来,在专注于绘画技艺的同时,范扬时刻践行着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有感于沈从文先生的文笔,生动再现一幅《烟雨凤凰城》;由“一带一路”,绘就《丝绸之路·赶车的人》《阳光下的葡萄架》;在举国同庆北京冬奥之时,刻画奥运健儿们的精彩瞬间……正如他所说,“我作为这个时代的画家,必须留下符合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而且我们这一代画家要有责任和担当,应当勇猛精进、攀登高峰。”
节目上,当被问及“传统的中国画怎样走进新的时代”,范扬作出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只要艺术家比较诚心诚意地表现对象、认识对象,这时候他的笔墨就会自然产生,他就会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表现出新的笔墨出来。

大师论道,字字珠玑。在节目的尾声,他由衷表示:“培根铸魂,坚定文化自信,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我觉得一个民族在崛起的时候,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就像我们常常说的汉唐雄风。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顺着历史的大潮前行,我们要做翻腾在浪花中最高的几朵浪花。”
据悉,9月30日至10月6日,《大师列传》在CCTV-10晚间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该专题节目第一批共推出7集,聚焦“让世界听见中国”“入诗情画境 写时代新风”“为山河写照 为时代画像”等主题,展现郑小瑛、王明明、范扬、陈家泠、冯大中等7位新时代文化艺术大师以拳拳之心坚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使命,以丹青笔墨绘大美中国的实践,彰显新时代文艺发展、文化繁荣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