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2-10-19 10:25:04 编辑:张姮 来源:南通网南通,美丽的山河江海、独特的江海风情,孕育出一批批与时共进、与美共生的美术大师。日月如梭,百舸争流,无数心怀志远的南通人捧起接力棒,向美而行,为美而作,大美南通透过他们的笔墨重新晕染开来,“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品牌持续闪耀全国。
昨天,第五届南通市美术作品大展在南通美术馆开展。该展汇聚全市老中青三代画家共250件优秀作品,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南通美术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市民观展。记者徐培钦
南通美术绽放新彩
《争分夺秒为人民》《东方制造》《渔歌》《南通CBD》……走进南通美术馆三楼展厅,形形色色的人物、建筑、场景,再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无声地向观众们传递着江海情、中国梦。
“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展览我感到很高兴,很多作品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看到了南通的发展变化。”市民徐先生说。
据了解,本届美术作品大展,经过前期收集评选,共有228件作品入选,其中35件为获奖作品,此外,还特别展出19位艺术家的22件作品,共展出250件作品。展陈作品种类齐全,包含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版画、壁画、连环画、漫画,以及艺术设计等,内容上以现实题材为主,创作手法积极向上,给人以正能量。
南通市文联主席姜平告诉记者:“在作品的遴选过程中,我们注重文化积淀与艺术创新的结合,呈现出一批高质量现实题材的主旋律作品。这些作品是全市美术工作者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过程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最新创作成果,体现了艺术家们勇于并善于学习借鉴古今中外艺术经典,及对其进行的时代性、个性化的创新性探索。”
江海意境共画共融
在反映着目前南通美术最高水平的展览上,有自成一家的大师前辈,亦有积跬致远的新星面孔。老中青共话,为美术的“南通现象”增翼添彩。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周莹,第一次参加南通市美术作品大展,便凭借一幅中国画《争分夺秒为人民》获得了金奖。“一开始我想表达的是消防战士刻苦训练的场景,后来在翻阅大量南通消防战士救援时的素材后,我深受感动,于是重新构思、起草。”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她用半年时间,数次走进南通消防各支队进行采风体验,收集相关图片素材,以南通消防救援支队景兴路特勤站的消防战士们为原型,用绘画语言艺术为逆行的消防战士塑像。
她表示,这是艺术反哺人民的重要平台。“作为南通文艺界的一员,我们有义务用艺术的形式去探寻身边的感动、传播真善美。我也将坚持文艺初心、创作初心,努力为南通文艺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专注于油画近40年的陈彤,此次也以作品《暖阳》收获金奖。作品描绘了如东渔民驾驶拖拉机的生活图景,展现了人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单纯美好的幸福生活。他说:“南通美术有着独特的情怀和审美倾向,这也要求艺术作品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是朴实而接地气的,这样经过时间的洗礼,它的意义和价值也会更加深远。”
南通品牌接续打响
南通市美术作品大展是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承办的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览,是宣传推介南通美术家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两年举办一届,旨在推出新人、承载艺术、薪火延绵。自2014年以来,大展已推出了一批具有江海特质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一批优秀美术人才,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内涵,为促进南通美术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要有延续性,好比金字塔一样,它的发展必须有庞大的底座、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提升,成为顶尖,而这基础就源于本土艺术领域人才。大展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展示人才。”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院长、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邵连说道。
“通过评选、评奖,把新人和优秀作品推向大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推动南通美术发展,擦亮‘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品牌都很有意义。”著名画家沈启鹏观展后有感而发。他表示,除了展示,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的形式,提高创作者的学术理论水平,带领精品走出去,扩大南通品牌影响力。
姜平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打造‘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品牌,跟上时代变革步伐,更新审美理念,拓展思维空间,使南通的美术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书写美丽画卷。” 记者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