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3-10-12 15:10:40 编辑:季肖寒 来源:海门融媒体中心秋日透净的阳光下,闲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的长江岸畔,耳畔江风徐徐,眼前天空湛蓝、两岸青翠、碧波荡漾,时而还能见到鹰击长空、江鱼逐浪的怡人画面。
海门拥有61公里长江岸线。得益于长江入海口的壮阔,以及长江给予海门的丰沛、优美,海门沿江已经成为一条生态发展彩带,滋养着海门人的生活,装饰着海门人的梦。
落实“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近年来,海门深入推动生态绿色发展,沿江养殖场、化工厂等全部关停,荒沟野塘、废弃厂房等正在变成公园绿地、群众场馆和科教小城。昔日人们避而远之的有“气味”的地方,已经成为鱼鸟翔集、活动不断、近悦远来的有“滋味”的处所。
这样的巨变,只在短短十年。
昔日“养”“化”围江气味重
“以前,这里满眼都是化工厂、旧房,空气中弥漫着怪味。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江滩公园。”今年“双节”黄金周,位于长江之畔的三厂青龙港景区游人如织。说起这里的变化,在江边生活了十多年的市民曹先生亲眼见证了海门长江岸线的“绿色变奏曲”。
2012年底,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百亿元在海门沿江建设招商局重工。2013年5月起,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进驻,刘勇是其中一员,任公司保卫主管。他说,当时厂区里经常有异味,经环保部门跟踪排查,异味来自附近的两家化工企业。
由于远离城区,过去海门沿江分布着不少化工和养殖企业,还规划建设了青龙化工园区和灵甸化工园区两个化工集中区,“养“”化”异味时不时在沿江乃至整个城区飘荡,市民为此怨声不断,政府也头疼不已。2014年上半年,灵甸化工园区所在的临江新区就有相关废气污染信访100多起。与“养“”化”气味一同笼罩在环保部门头上的,还有来自群众的气味——怒气和怨气。
那些年,如何化解“气味”,成为环保部门的头等大事。当时,海门还设立了专门的环保纠纷调处工作站,但始终治标不治本,常常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全区与之有关的环保信访居高不下,2015年,海门环保部门调处各类环境纠纷信访案件3737起,绝大多数与化工和养殖有关。
做好生态环境“针线活”,绣出水清岸绿“长江图”,持续推进全域生态治理修复,考验着海门的治理智慧。
今日“脱胎换骨”水岸绿
“有气难理清,无气一身轻。”“水儿清,鱼儿丰。”这两句话分别是海门生态环境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新近传出来的顺口溜。
围绕长江大保护的目标,海门开始破解长江“化工围江”的难题,推进长江沿岸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沿江岸线一公里范围内化工厂、电镀厂、养殖场等全部关停。2019年至2021年,海门关停了32家化工企业,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25家全部关停。青龙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定位,转型高科技生态园区,仅保留了5家新材料和食品、医药企业,保留企业涉化工序全部搬迁。在此基础上,海门还在全域开展“无异味园区”建设。
“长江养育了我们,我们有责任把这方水土守护好。”海门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门结合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更清了、岸更美了。
同时,海门水岸共治,把对14条入江河流的综合整治列为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排、拆、接、疏、治、管”,全面排查入江河流排口,全面整治入江河流支流,全面疏浚入江河流,全面整治入江河流两侧“小散乱”单位、生活小区、工业企业排水,全面整治入江河流“二违”“三乱”,全面提升入江河流两侧码头和“三场一站”整治标准。截至目前,海门入江排口共297个,100%完成整治,入江河流水质全面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海门不折不扣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水儿日清,鱼儿渐肥,鸥鸟、野鸭、海豚等也成为海门的常客。去年,海门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成群野鸭长江口戏水觅食、成群海豚现身码头逐浪戏水等新闻,频频登上央视新闻。
最美“丝带”书写绿色答卷
与沿江去“养”“化”同步进行的,是船舶海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不断落地,一大批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场馆、小区也陆续建成。宜业、宜居,成为海门沿江的新底色。
长江畔崛起的科技人文小城——临江新区,参考美国尔湾模式,主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东布洲科学城。如今已经集聚起5000多名包含院士、博士、硕士和“海归”等在内的高端人才。去年,临江新区蝶变的新闻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今年6月20日,在2023中国(苏州)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位于东布洲科学城的澳斯康生物成功上榜,海门实现了中国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产业出新,企业攀高。海门沿江诞生和崛起了船舶海工和豪华邮轮研发制造领域的招商局重工、不锈钢特种钢管领域的中兴能源装备、锂电材料领域的当升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行业龙头企业。
“龙头集聚”的海门,吸引力、聚集力、承载力,以及行业和领域号召力、协调力等不断增强。一系列重要的全局性的行业高端学术、商务和论坛等活动纷至沓来。百奥赛图模式动物大会已经举办9届,东布洲国际动画周已举办5届、“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已举办4届,并于今年首设了“东布洲科学城医药创新峰会”。此外,邮轮(配套)产业集群发展论坛、机器人及智慧自动化产业发展论坛、肉鸡种业论坛也成为海门的“常客”。
如今,一座座公园、绿地代替了码头、船厂、化工企业,一段段生产岸线变身为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可以随时到江边观光,在公园散步和跳舞。
在沿江区域,海门持续布局建设东布洲长滩公园、青龙港生态绿地、党史教育主题公园、府南绿廊、謇公湖生态公园、沿江景观带等公园绿地和沿江景观。学校、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馆、工人文化宫等重大民生基础设施也在此落子,整个城市实现由背靠长江到面向长江的华丽转身。青龙港1806景区、沿江景观带等成为游客市民的打卡点和参观线。人们在这里相聚交流、读书观赛、跑步骑行、露营品景。带远方来客到江边逛一逛,抒发一下身为海门人的骄傲与自豪,也成为这座滨江小城市民待客的新风俗。
海门沿江从“气味飘荡”、人迹远离之地,到市民纷至沓来、精彩不断的活力之地,十年巨变,让海门人与长江的关系也从靠江不见江到近江又亲江,生态生活、高新产业和融联结,沿江带给海门人更多多滋多味的工作和生活,已然成为一条上海北、长江口最美的“丝带”。
(魏玉美 瞿中耀 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