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4-08-15 14:21:42 编辑:高锋 来源:2006年,通州区倡议发起“童声里的中国”主题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广泛开展少儿歌谣创作传唱、少儿精品打造推广等活动。18年来,“童声里的中国”已举办11届少儿歌谣创作大赛,发动征集海内外53万件歌谣作品,结集出版24部作品集,覆盖江苏7000多所中小学,辐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中小学生参与,全国各地累计组织少年儿童合唱团体5.9万个,开展合唱活动10.3万场次,吸引中小学生1305.5万人次参与。南通·通州“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以下简称“‘童声’基地”)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在“童声里的中国”怀抱里,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德艺兼备的童声榜样。他们在和“童声里的中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团结、自信,充满对美和艺术的追求,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培养出了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的精神风貌和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新时代好少年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生动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广大青少年身边的好典型、好榜样。
“童声”活动小主持人曹羽桐:在嘹亮“童声”里逐梦前行
这几天,作为小小讲解员,通州区实验小学五年级10班的学生曹羽桐一直在认真背诵学校相关的讲解稿,向更多人介绍和展示“童声里的中国”实验学校。
“童声里的中国”伴随了曹羽桐美好的童年。2019年~2023年,她连续参加了“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发布会;2022年9月参演“开学第一课”《童声唱响中国》活动,登上央视荧屏;2023年~2024年担任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声乐展演颁奖音乐会、“童声里的中国”优秀歌谣活动现场颁奖仪式、“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启动仪式、“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2024年发布仪式等活动的小主持人。
“念起《赛跑》,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念起《小脚丫》,我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和探索的奇妙;念起《大鹅追画舫》,我想起了幼时赶鹅的画面,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这些朗朗上口的经典童谣,带给我很多快乐,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曹羽桐说,每次站在“童声里的中国”大舞台上,她都会感受到一股红色的力量,她希望能在这个舞台上传递真善美,给更多的少年儿童传递成长的力量。
对曹羽桐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2023年参与“童声里的中国”长江青少年合唱节活动主题曲《长江之歌》MV的拍摄。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曹羽桐和老师、同学放弃了几乎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打乱了原有的学习和休闲计划,每天顶着烈日酷暑到校准时参加训练。“8月的天很热,太阳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室外就像个冒着腾腾热气的大蒸笼,我们却还接到了室外拍摄任务,汗顺着额头和脸颊流下来,衣服也都湿了,但是大家都在坚持。我到现在都记得,那次活动中,我们还站在南通大剧院的舞台上,合唱了一首《心愿》,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为自己是‘童声’基地的‘红孩子’感到自豪。”曹羽桐说,她很感谢“童声里的中国”这个大舞台,给了她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机会,让她在更多的舞台上收获了美好。“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在人生的舞台上砥砺前行,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童声”签约歌手张正一:传播“童声”,传递温暖和力量
今年14岁的张正一在“童声”里长大,大家都说,他是“童声里的中国”里成长起来的“红孩子”。
“第一次听说‘童声里的中国’是在一年级,老师说它是一扇窗,推开它,可以看见祖国的壮美山河,听见轰鸣的中国速度,摸到民族振兴的自豪心跳。从那以后我就对‘童声里的中国’充满了向往。”回忆起与“童声里的中国”结缘,张正一仍觉得记忆犹新。“第一次登上‘童声里的中国’舞台,我表演了一首童谣《小台灯》,其中有一句台词是‘小台灯亮光光,我写作业它帮忙,看我写得很认真,悄悄把我画墙上。’当时就觉得,这首童谣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自此我就爱上了童谣,之后开始学着写童谣。童谣,就像我心里飞出去的话,装着迢迢的青山绿水,装着串串的欢声笑语,飞进成千上万对稚嫩的耳朵,在那里悄悄发芽。”
在“童声里的中国”慢慢成长的这几年,张正一获得过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奖”声乐大赛金奖,担任过“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分享会主持人,参演过电影《向日葵中队》……
最让张正一难忘的,还是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州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联合拍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他也参与了拍摄。作为“童声里的中国”签约小歌手,张正一担任领唱,带领3000多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童声里的中国’基地广场上人群一眼望不到头,场面宏大且震撼。”为唱好这首歌的高音部分,张正一反复练习,录制当天,他用歌声唱响了对祖国的热爱。“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特别激动和自豪。”
这些年,张正一还多次参加红领巾寻访活动,参与抗疫歌曲的录制,做慈善公益,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被评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他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责任与担当,传播“童声”,传递温暖和力量。
“通过参加‘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我的童年充满了正能量,我感受到了祖国母亲日新月异的变化。”张正一坚定地说,将来他会继续努力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新时代好少年,和周围的“红孩子们”一起,带着梦想,追随五角星的光辉,茁壮成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担当起强国复兴的重任。
“新时代江苏好少年”曹益乐:像向日葵一样在阳光下成长
今年16岁的曹益乐自信开朗、多才多艺,喜欢唱歌、跳舞、朗诵、主持,先后获得通州区“优秀少先队员”、南通市“新时代好少年”“江苏好少年”“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一年级时,我懵懂地踏上‘童声里的中国’舞台,参演了情景剧《老鼠偷蛋》,扮演一只偷蛋的小老鼠。第一次学会如何表演,第一次面对那么多观众,第一次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第一感觉是新奇,慢慢产生了喜欢的情绪。这次舞台也是我和‘童声里的中国’美好的开始。”后来,曹益乐陆续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小巴郎和小古丽》《雪山童谣》等节目,和“童声里的中国”一起成长,收获良多。
“3年级时表演歌曲《小巴郎和小古丽》,我扮演一个维吾尔族的小女孩,和其他各个民族的小朋友们手牵着手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这个节目,我不仅了解了各个民族的服饰、习俗,增长了见闻,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曹益乐说。
让曹益乐收获最多的,还是参演《向日葵中队》这部儿童公益电影。这是一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和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生动影片,讲述了五(3)班的同学们面对“来自星星的孩子”莫离,从不解、困惑到包容、接纳,共同进步和健康成长的故事。2023年6月1日,这部电影在全国公映,曹益乐出演了主角之一“罗佳”。
“参演了这部电影,我对来自星星的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初二时,我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社团,叫作向日葵爱心社,带领我的社员们一起到儿童圆梦发展中心,探望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深入了解他们,陪他们做游戏。”曹益乐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听到他们的心声。
从一年级参与“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到出演“童声里的中国”电影,近10年来,曹益乐在“童声”中逐渐长大,像向日葵般向阳而生,为他人带来快乐与美好。“‘童声里的中国’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舞台,让我更加自信、从容,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现在,‘童声里的中国’越来越好,我也很开心。我衷心地希望‘童声里的中国’下一个10年会更好。”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丁又也:在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
“前段时间,实验小学的王笑梅校长跟我说起最近‘童声里的中国’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活动,让我觉得既惊喜又感动:惊喜的是,距离我第一次参加‘童声里的中国’活动,已经过去了18年,如今‘童声里的中国’已经盛誉全国。感动的是,这个消息又让我想起了幼年时的一些经历,往事历历在目,时代已然不同。”今年,24岁的通州区实验小学校友丁又也顺利“上岸”,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目前在上海华师大二附中工作,从事他钟爱的教师工作。
丁又也仍然记得,第一次参加“童声里的中国”活动,是在一年级暑假。“学校成立了蕊春合唱团,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后来多次以合唱团的名义,参加了‘童声里的中国’各种活动。这些经历教会我去追求美和艺术,让我懂得了团结、友爱和自信。”
让丁又也收获最多的,是几首童谣。“有一首童谣叫《读唐诗》,选用不少经典诗句串成了词儿,其中有好些诗句没学过,自此我就对学习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有空,就看相关的书;念到关于‘板鹞风筝’的童谣,我会专门去了解板鹞风筝的非遗文化;还有童谣使用了南通方言的念白,我也会去了解一些相关内容。”丁又也说,在了解这些的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相关知识,还传承了南通的传统文化。“上大学时,我选修了一门课叫《语言探秘》,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做语言方面的分享,我就想到了南通方言,也向我的同学和老师宣传了南通传统文化。”
受到“童声里的中国”的影响,再加上个人性格喜静,丁又也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音乐、书法等。他从小就练习书法,现在工作了,只要有空,都要铺一张纸、蘸一笔墨,写字静心,每年春节写春联的任务,家里也交给了他。对于艺术理论的一些研究,起源于小学,盛于初中,乃至参加高考时,丁又也还在写作当中融入自己对艺术的思考。直到现在,每年暑假,丁又也都要去浦东美术馆参观各种展览。丁又也笑着说:“起因于‘童声里的中国’,我的理性思维里萌发了艺术的种子。”
对于“童声里的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一位老师,丁又也充满了期待,他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领更多的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在他们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帮助他们打牢爱党爱国的精神底色。
·徐爱银 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