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沪苏通大桥东侧的李港水厂取水工程项目现场,深达48.4米的2号顶管井内,顶管机刀盘缓缓转动,标志着水域顶管穿江之旅正式开启(右图 记者 许丛军摄)。此次顶管作业一次顶进3210米,刷新世界范围内大口径钢顶管单次顶进长度纪录。
南通水务集团总工程师曹林春介绍,经过长江大保护,长江南通段的水质稳定在二类水标准,是优质的原水水源。此次顶管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综合考虑了行洪、航运、周边生态环境和既有建筑等因素,可以让更为优质的长江水源惠及更多百姓。
李港水厂总规划规模120万立方米/日,其中一期工程供水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建成后将是南通最大的自来水厂。按照南通区域供水规划,李港水厂供水范围涵盖崇川区北部、海门区、通州区北部、启东市、如东县、通州湾等地区,同时兼顾如皋、海安及盐城东台三地。目前一期工程厂区土建全部完成,取水工程火热建设中。今年6月,连接1、2号井穿越沪苏通大桥的涉铁段顶管顺利完工,累计沉降仅0.42毫米,把对大桥的影响降至最低。
顶管是一种非开挖作业方式。此次始发的水域顶管是李港水厂取水工程的核心环节,由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承建。取水管道采用DN2600双管,管道输送能力可满足120万立方米/日的取水规模。管线自2号顶管井出发,将在长江河床下穿行3210米,先后穿越长江大堤、浅滩、专用航道等,最终对接位于长江江心区域的取水头部。
“建设这条‘取水通道’,面临超大埋深、超高水压、超长距离顶进等多重挑战。”项目经理陈永飞介绍,工程区域地层以透水性强的粉土、粉质黏土和粉砂为主,地下水与长江水位密切连通。特别是单次顶进如此长距离的大口径钢顶管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加之顶管最大埋深超40米,需承受超高水压。为应对挑战,项目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始发区域采用“MJS+冻结”的复合加固形式,相当于在地下筑起一道“天然冰墙”,有效防止江底水土涌入。针对超长顶进和超高水压,团队研发了高性能泥水平衡顶管机、专用减阻泥浆以及可承受5倍现有水压的中继间密封止水装置,大幅提升顶进效率和密封性能。自动测量系统与数字孪生管控平台实时感知顶管姿态与环境变化,构建智能可预警的安全防护体系。
目前,南通市区已有狼山、崇海、洪港三大水厂,日供水规模为200万立方米,李港水厂正式投用后,将与下游三大水厂形成南北呼应、互为补充的供水新格局,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朱晖斌 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