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5-11-04 09:48:40 编辑:高锋 来源:南通日报
“这款家用折叠健身车是不折不扣的海外爆品。”“双11”期间,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内,电商直播火热进行中,企业副总裁黄璜热情讲解,“这款专为小户型设计的产品,几经迭代,海外销售突破六万台!”
这个生动场景成为崇川外贸逆势增长的最佳注脚。今年1至9月,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崇川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完成进出口总额744.3亿元,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出口543亿元,同比增长35.2%,位居全市前列。截至9月,崇川区进出口额连续24个月保持正增长,连续17个月实现10%以上增幅。
数据的背后,是崇川区“硬核产业稳盘、品牌智造升级、AI赋能拓市”三支利箭的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区域外贸的韧性增长体系。
产业“压舱”,构筑外贸增长基石
“今年1—8月出口额1亿美元,预计全年1.5亿美元——这两个数字创下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的历史新高。”虽然今年外贸出口形势复杂多变,但南通三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克华却感到一种“踏实的忙碌”。这家专注日本市场的传统外贸企业,以9%—10%的增速实现“逆袭”。
近年来,崇川始终坚持产业强区。船舶海工、集成电路、纺织服装等硬核产业构筑了崇川外贸增长的“稳定基石”,展现出强劲韧性。
统计数据显示,1—9月,崇川区船舶进出口同比增长高达48.5%,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压力,集成电路出口仍增长34.4%。通富微电凭借自主研发实力,切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芯片供应链,实现创新引领的跨越。
占全区外贸比重20%的纺织服装产业,1—9月实现5.0%的稳健增长。“纺织服装是刚需行业,市场需求始终存在,关键是企业如何抓住机会。”崇川区商务局副局长朱凤春表示。
凭借“廉、快、新”的竞争优势,三荣与核心客户优衣库的中国市场策略深度绑定。周克华解释,“廉”不是压价,而是通过智能化改造降本增效;“快”是计划快、交期快,快速响应市场;“新”是样品中心每年主动推出上百种新款,从“等订单”变为“造订单”。
近年来,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在缅甸、柬埔寨、越南建设4家现代化工厂,构建起“一带一路”产能网络。“东南亚基地享受欧盟零关税、RCEP减免等政策红利,让我们更顺畅地进入核心市场。”公司董事长景爱梅介绍。
今年,江苏三润在西班牙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景爱梅表示:“企业在西班牙设立分公司,深入理解当地消费趋势。当订单来临时,业务、生产、物流跨部门协同,东南亚工厂快速响应。”这种“多点开花”的产能布局成为江苏三润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优势。
智造升级,攀登“价值链”高端
“我们不再只是接单生产,而是提前布局200多款设计方案等待客户选择。”景爱梅介绍,这种从“等米下锅”到“备菜待客”的转变,让企业在快时尚赛道掌握了主动权。
面对同行竞争与成本压力,江苏三润选择了最艰难却最坚实的突围路径——向上游延伸。纱厂、染厂的投资项目相继落地,近百名面料专业人才的加盟,让江苏三润实现了从“服装制造商”向“面料开发商”的跨越。如今,自主研发的面料已成为独立盈利的增长点,这条纵深的“产业链”正成为江苏三润最宽的护城河。
在为国际品牌代工的同时,江苏三润精心培育着自有品牌“尚约(Sunview)”和“SVG高尔夫”。“代工业务为我们积累了供应链经验和市场洞察力,自有品牌则让我们更懂消费者。”这种“制造+品牌”的双轮驱动,让江苏三润在价值链上持续攀升。
在稳固的产业基础之上,崇川企业纷纷通过品牌化、全球化与场景化,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精彩跃升。
作为“体育之乡”南通的产业标杆,成立近三十年的铁人运动用品正从“制造出海”迈向“品牌出海”。企业展厅中,重货、健美小件、家用与商用健身器四大板块各有“外贸明星”:贸易货重累计10万吨的哑铃、售价超300美元的高端筋膜枪,多年前收购的意大利品牌奥姆贝(OEMMEBI)——该品牌在当地专业健身房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
“小器械”做出“大市场”。从健身器材研发生产起步,铁人运动用品已构建覆盖家庭健身、户外器材、商业设备的全品类布局,产品远销80多国。面对海外健身需求持续升温,铁人不断试水新赛道:从亚马逊日本站试水,到希音、速卖通、Temu多平台布局,企业跳出“为大品牌代工”的舒适区,钻研个体消费者的偏好与平台特性,从功能到外观全面优化产品,重点打出自己的品牌。
“传统外贸是我们的根基,但跨境电商这班快车必须赶上。”黄璜表示,如今,企业创新的“碎片化订单”模式,依托新兴平台贴近C端用户,同时通过传统渠道稳住B端合作,在开放跨境生态中激活全局业务。
数字新基建,外贸出海“一键加速”
“我是制造老兵,却是跨境小白。”在南通外贸中心8楼的出海孵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样的困惑屡见不鲜。“别担心,如今有了AI做‘导航’,出海更便捷了。”中心负责人展亚静总是以此开场,为企业打消顾虑。
随着全球采购行为加速向AI搜索与即时响应转变,崇川区积极构建“线上平台+线下中心”双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体系,助力传统外贸企业一键“触网”、轻松出海。
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的出海孵化中心,已向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体育用品等12大领域的近200家南通企业提供AI全链路出海方案。
中心聚焦企业出海三大痛点:品牌曝光弱、精准获客难、社媒引流差。如通过“全球搜”平台,企业可快速搭建支持190种语言的海外独立站,实现产品在全球的高效展示与推广,借助SEO+GEO AI双引擎排名技术,推动企业网站在谷歌搜索中跻身前列,源源不断获取高质量潜在客户。
此外,中心还提供190多种精通多国语言的“AI数字人”,助力企业构建专业社交主页,树立品牌形象。在AI技术之外,幕后专业运营团队全程陪跑,从0到1解决企业在海外社交媒体运营中的各类难题。
一家变压器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实践充分印证了转型价值。数据显示,经AI介入,该企业询盘转化率有效提升20%—30%,客户数量显著增长,且询盘质量较传统模式更为精准,大幅缩短成交周期,获客成本下降30%—40%。
“崇川产业基础扎实,中小企业转型意愿强烈。”展亚静介绍,“产品咨询送达海外客户成功率超过90%,中小企业以更精准、更高效率享受数字化红利。”企业通过AI工具,运用AI+大数据精准挖掘潜在客户,还能实现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对技术革新浪潮,崇川区已有更深布局。“我们将为区域产业带量身打造‘南通制造’专属出海方案。”朱凤春表示,从独立站搭建、AI营销体系构建到客户管理数字化,全流程提升竞争力,开启数字出海新时代。
记者 苗蓓 司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