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正文

世界屋脊上 南通铁军树起丰碑

2016-09-28 09:42:38 来源: 江海晚报网

拉萨饭店外景。记者 黄哲

拉萨城关区民族路1号,拉萨饭店门前车来车往。在海拔3680米的雪域圣地,这座江南特色的建筑,与古老壮观的布达拉宫交相辉映。拉萨饭店是1984年国务院43项援藏工程之一,让南通人自豪的是,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南通四建的铁军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筑起来的。在竞者群立、层层筛选中,建成后的拉萨饭店获得1988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鲁班奖,这也是南通市收获的第一个“鲁班奖”。

质量好

全国首例“交钥匙”工程,

近4000个门框没留一个锤印和尾钉

走过茶马古道,卸下一身疲惫,圣城拉萨的阳光让人兴奋。

从拉萨饭店的大门望去,这座有着30多年的酒店气度不凡,走进大厅,一幅长达数米的金碧辉煌的唐卡映入眼帘,大气而又神秘。推开窗,映入眼里的是满满的绿意,好似置身大自然一般。“好漂亮的园林!”不少入住拉萨饭店的旅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的确,江南特色的建筑设计和巴洛克风格的装潢与现代西藏淳朴的民风悄无声息地融合在一起,演绎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对精致生活的建构。“我们的酒店可是获得过‘鲁班奖’呢!”每每此时,酒店的工作人员总是不无自豪地说。

春去秋来三十余载,当年参建的匠人们都已年华老去,但奋战在拉萨的日日夜夜,却从未在他们的记忆中消逝,踩下去的每一锹土、挖出来的每一块泥,都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

“这是个‘交钥匙’工程,这在当时,也是全国首例。”往事历历,幽幽茶香中,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当年,徐孝先时任南通县建工局局长、江苏省拉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他说,翻开南通的建筑史,从未记载过这种大规模、高要求的“钥匙”工程。就是说,从设计、土建、安装,到墙壁装饰、室内配套、庭院绿化等,全部都得包下来,最后交“钥匙”。

当时,除南通县建筑公司外,南通县建工局还从兴仁、川港、新开、十总、平西等技术过硬的乡镇建筑队伍,抽调了精兵强将,前往拉萨。“出发前,我们就决定要拿出最好的工程质量,确保省级样板工程,争创国家金奖。”

拉萨饭店夜景。王坚

“确保质量”四个字,装在每一个人心里。由于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水分蒸发较快,在内部装修时,粉刷和瓷砖贴面常常发生空鼓现象,不少工人双手磨出血,脱了皮,一天也只能贴4平方米。但工查还是不合格,铲掉重来,一次次返工,让人不胜着急。后来,专门成立了攻关组,反复试验,采用模具粘贴的新工艺,才突破难关。“道道不放,层层把关。”在大战基础、主体、装饰装潢的全部战斗中,坚持实行工程处、工程队、班组三级验收制度,指挥部还不定时抽查。

徐孝先说,光是三四千个门框,也不能留下一个锤印和一个露尾钉子,整个工程数万个总测点,平均合格率达到96%以上,“31米高的北楼,按规定轴线垂直偏差允许有20毫米,而它只有8毫米。”在后来的“鲁班奖”工程验收中,验收专家故意找了靠近过道的一处瓷砖查验,结果完全合格。“连细枝末节处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这就是铁军的品质。”

拉萨饭店大堂内的《高原胜景图》。记者 黄哲

工期紧

52天封顶9层大楼,

南通铁军创世界屋脊上的“深圳速度”

作为援藏43项工程中的第一号工程,拉萨饭店总投资8000余万元,总面积3.97万平方米。

1984年3月中旬,中央援藏工作会议确定后,这项艰巨的任务由省委省政府下达到南通。“接到通知后,我们就立马开动了。”4月5日,由徐孝先带领的技术、材料、管理人员一行13人,就已搭乘从上海飞往西藏的客机。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他们开始了考察:室温地质、材料来源、交通状况……尤其是高原气候,当地地温偏低、降水较少、空气稀薄。就在考察结束时,一行13人突然接到通知,决定考察组留下来,就这样,他们成为一支援藏的先遣部队。

高原地区没有水泥钢材,只有鹅卵石和沙子,所有的材料都要从内地调来。等运来制砖机,到何年何月?留下来后,先遣部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试烧砖”,氧气稀薄,只能用汽油烧砖,经过几次改良,烧砖成功。

当时,为了向西藏直至去成立20周年献礼,指挥部制定了周密的计划:1984年7月1日开工,年内建好主体,次年9月1日交付使用。这就意味着,仅仅14个月,就要在雪域高原中,拿下这项艰巨的工程。于是,南通铁军抽调了1500名经过锻炼的精兵强将,在工程处主任王祝君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进工地,摆下战场。

“当时我们只有井字架,没有塔吊,开工时,甚至有些设备还运到。”缺乏工具,就扎旗帆布四角当箩筐;镐没有手柄,就找来树枝捆上;没有扁担,就扛起钢管、方木替代……“大战一百天,冬季到来之前拿下主体工程。”1984年8月4日,江苏省拉萨工程指挥部在拉萨饭店工地召开誓师动员大会。主体工程包括:南、北、中三幢客房楼和门厅、餐厅等,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在90世纪80年代,南通城里以多层建筑为主,没有超过9层的建筑,更何况如此高节奏的施工节点,“心里有些发毛,但想着技术是一样的,也就无所畏惧了。”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两个施工队实行分段包干,展开竞赛:第一层14天,第二层9天,第三层7天,第四层5天……1984年9月26日,主体工程楼和门厅、餐厅先后封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培中至今保存着《高原胜景图》的创作速写素材。记者 黄哲

黄培中在拉萨创作的速写。记者 黄哲

难题多

工期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

拼装塔吊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气候温润的南通辗转到在雪域高原参与援建,究竟面临多少艰难险阻?徐孝先至今记得,援建任务完成后,拉萨陵园中新添三座南通人的墓碑,他们是在援建中不幸去世的南通老乡,其中一位年仅18岁。

困难,从踏上拉萨这片土地时,就遇上了。“我们能做的,唯有迎难而上!”不到拉萨,很难想象,那里的地基,一锹下去,只听“咣”一声,挖不到50厘米,就见地下渗水。这里原是古河床,全是夹沙鹅卵石。怎么办?参建工人们就一块块地用铁锹铲,一点点的徒手扒,扒出了血,磨出了茧。气候干燥,工地上的灰尘有尺把厚,不少工人一边咳血一边干活,在四处重山不见青草的高原,水果蔬菜更是少之又少。

更让人崩溃的是,在开工之初,当地一个劲地下着百年不遇的大雨,当时已经挖了2000多平方米土方的基槽,瞬间被冲塌。大家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排水,用脸盆接龙似的舀水外泼。尽管正值酷暑,还是炎热的夏季,但冰冷的地下水刺骨地冷,为提高排水效率,大伙找来高压胶管,接上木槽,支起排水渠,就用这样的土办法,一共排水44.9万立方米!

一个个难题接踵而来。在吊装宴会厅的27米跨度梯形钢屋架时,需用20吨轮胎吊。要找吊车,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工地对面是天津援建工程指挥部,他们是大公司,有塔吊,可对方也要赶工期啊,我们只有干羡慕的份儿。”徐孝先回忆,于是,指挥部找到机械工程师,从拉萨工程公司里“挖”出三台早已报废的塔吊,技术人员进行资源再利用,从三台报废机器里拆出一些能用的部件,重新组成一台老式塔吊。最后,现场采用这台拼装塔吊,外加上葫芦,通过精密的计算,以整间组装、人工水平滑移的办法,终于获得成功。还没来得及高兴,新问题又来了。由于温差太大,热胀冷缩,焊接的钢屋又裂缝了!负责安装焊接任务的工人着急了,针对气候变化,大伙再次创新,采用氧气预热的方法焊接,凭借着智慧和胆识,成功焊接100多吨角钢。

“江苏南通人有气功啊!”凭借着所有的困难迎刃而解,拉萨当地的老百姓看呆了。1985年8月12日,在拉萨饭店的落成典礼上,西藏自治区政府赠上锦旗:“肩负党的重托,造福西藏人民!”

按照规定,建成后1000多天,由南通四建的铁军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筑起来的拉萨饭店,以王者姿态问鼎“鲁班奖”。

记者 朱晖斌 朱蓓宁 彭军君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