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正文

遭遇生活困境却始终心存感恩
来自云南的普光荣在通打工十年,感受最深的是这座城的“爱心温度”

2017-10-20 18:06:20 来源: 江海晚报网

普光荣和他的一家子。

南通是一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和事层出不穷,全国唯一一家慈善博物馆落户于南通,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更是全国知名……

对于这一点, 彝族汉子普光荣和他一家子深有体会,从打工到成家,他遭遇了种种困境,却依然心存感激。

走出大山,彝族小伙来通寻梦

2017年,9月。当秋阳照在38岁的普光荣脸上时,他蓦然意识到:来到南通这座城市,已整整10年。

10年前的那一天,普光荣带着简单的行囊离家。回望苍莽的大山,挥别送别的父母……不可知的未来让从未出过远门的普光荣有些担忧:打工地南通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这座陌生城市会给他带来什么?

“现在回过头看一看,我能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何其幸福!”今天,普光荣的感喟流露着诚挚,没有一丝“水分”。

“初来乍到,我先在通州区川港镇一家毛纺厂打工,一天忙十几个小时。一次,感冒发高烧40摄氏度,一位刚结识的南通小伙子立刻送我到卫生院看病,然后端茶送饭照顾我整整两天,直到身体恢复。现在,我俩成了‘铁哥们’,我牢牢记着他对我的好!”回忆往事,普光荣感慨不已。

这件事,让来通不久的普光荣在南通找到家的感觉,,也第一次感受到南通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所蕴藏着的那股“爱心温度”!

服装裁剪工、建筑工地小工、打杂的活计……为挣钱,普光荣做过很多行当。目前,他是港闸区秦灶街道豪富家具有限公司的家具制作工。

“老板对我特别照顾。碰上手头紧的时候,老板就会预支工资或自掏腰包帮我救急;特别是这段时间,妻子杨凤仙带着大女儿普慧坷到南京治病,老板主动帮我照顾小女儿普塬沁,带她出去玩,还为丫头买喜欢的东西……”普光荣说,在南通这座城市发生的一点一滴,都让他们这个彝族家庭心怀感激。

工作时的普光荣一丝不苟。

收获爱情,妻子乃是正宗老乡

慢慢适应南通这方水土后,普光荣这才发现:他所处的这座城市海纳百川,是个有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大家庭”!

更让普光荣惊喜不已的是,在这里,他还幸运地邂逅了一位彝族姑娘!

“当时去找老乡玩,无意中听到一位姑娘亲切的乡音。我壮着胆子一问,姑娘在南通一家纺织厂里做电脑绣花工,名叫杨凤仙。再聊,竟是正宗老乡……后来,我就一次次主动接近她,发现她不仅勤劳能干,而且心地善良。没多久,我们就摆了酒、结了婚,在南通从此安家落户。”普光荣说,他乡遇老乡,南通定姻缘!

和丈夫普光荣一样,杨凤仙对南通同样饱含深情。

“大女儿普慧坷五六岁时,我打工的绣花厂工作紧张;丈夫为挣钱,也时常加班加点。这样一来,实在挤不出时间照顾普慧坷。幸运的是,有一对八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天天帮我们接送孩子、教孩子写作业。我们上门送钱酬谢,可他们分文不收。”杨凤仙说。

“带着大女儿普慧坷到南京鼓楼医院治疗脊柱侧弯的这段时间,一位南通的爱心妈妈专程到医院来探望我的女儿,还给予经济上的援助,”杨凤仙说,“我从老家云南外出打工已经整整18年了,一路走来,遇到一位又一位好心人,他们,是我们一家战胜种种不幸的坚强后盾!”

情到深处暖心扉。一次,杨凤仙带女儿外出看病途中,在微信上发了一张母女二人前往南京求医的图片,南通“玛乐家”的杨总看到后,立即发动厂里员工捐款,短短几天就筹集了一笔爱心款,并通过微信转账给杨凤仙。“我们和这位老板非亲非故,没想到对方会雪中送炭,多好的人啊!”杨凤仙说起此事红了眼眶。

闲时普光荣喜欢读书看报。

爱心如火,温暖着彝族一家人

在普慧坷、普塬沁这对彝族小姐妹眼中,南通是她们的出生地,也是一个带给她们欢乐和幸福的地方。

“由于身患脊柱侧弯,畸形体态让我一度自卑。但是,身边的同学没一人嘲笑我;相反,大家还主动安慰我。特别是一些‘学霸’看到我因为外出治病落下功课,她们就主动教我做习题,还有一些同学来到我家帮我补课。”今年12岁、在崇川区新桥中学上初一的普慧坷,和父母一样,对南通的同学发自肺腑地感激。

“班主任陈戎老师时刻关注我的病情,有时候甚至放下手头教学任务专门照顾我。为了治病我爸妈发起爱心众筹,学校老师和同学家长了解我家困境和我的病情后,主动为我捐款献爱心!”普慧坷年纪尚小,但已懂得感恩。“有一天,放学时突然下起暴雨,爸爸妈妈上班走不开,无法到学校来接我。一位平时对我很好的南通阿姨,特地打伞赶到学校来接我。”

爱心如火,时刻温暖着彝族这家人。今年7岁、在新桥小学上一年级的普塬沁,和姐姐普慧坷一样感同身受。“我的好朋友林佩珊,在开学后的一个星期里,就主动陪我玩,另外一个同学还主动送贴画给我。虽然是小礼物,但我还是感到很开心,因为,同学们没有把我这个少数民族同学当外人。”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令“新南通人”普光荣夫妻特别感激的是,大女儿普慧坷身患脊柱侧弯、亟待38万元高额手术费用之时,除了政府部门和一些单位全力相助外,不少热心南通人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和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给了他们战胜病魔的巨大勇气!

万涓滴水,汇流成河。“在这座少数民族宜居、乐居、安居的城市,我们借《江海晚报》一角,向所有热心人说声‘谢谢’!”采访结束时,普光荣一家发出最诚挚的心声!

记者周朝晖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