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2016首页>> >>正文

通州:农路升级 幸福升温

2020-09-15 08:59:01 来源: 南通网

南通日报-通州:农路升级 幸福升温

连日来,在通州区五接镇的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内,华能、基地等5条总长两公里的农路正在紧张施工,经过改造,原来的水泥路面将变为黑色路面,俗称“白改黑”,并在重点路口安装智能警示系统。

今年是交通强国试点全面启动年,江苏是交通强国试点省,南通争当全国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通州作为南通的一个区,重点围绕“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对标找差,以“农路+”为抓手,在智慧、平安、品质、美丽、文化、城乡交融、机制创新、高效治理、品牌提升等九大领域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目前,通州区共列养农村公路2800公里,县道桥梁172座,乡村道桥梁1054座。去年,“路通八方·州聚万家”农路品牌通过省第二批验收,获评优秀,通州被授予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农路,已经成为通州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牵挂,将其提升到农村经济强百姓富的资源、农业迈向现代化的通道、农民实现美好生活载体的高度,加大投入,规范建设。今年,重点推出开沙岛“农路+旅游、智能、产业、生态、小区”特色循环线路,总长30公里;推出贯穿金沙、东社、十总镇、兴东街道,打造“农路+文化、产业、智能、城乡融合”大循环线路,总长60公里。

农村经济强百姓富的资源

农民奔小康,从家门口的农路起步。

通州区东社镇政合路长10公里,宽6米。近年来,通州投入2000多万元分三次进行拓宽改造,并设置警示桩、安装波形护栏,在与翻身河之间建设小游园和亲水平台。

上周,在通州采访,路北侧开农资经营部的张洪贵说,他在这里住了30年,以前是泥路不足3米,后来是砂石路,现在是沥青路,装农资的10吨卡车能开到门口。

这时,一辆摩托车驶来,东社镇香台村7组陈乃标前来购买化肥。他说他贩鸡贩羊20多年,几乎每天都在农路上穿行。又一辆摩托车驶来,李泉原来种蔬菜,看到农路修好了,3年前也干起贩羊的活儿,一年收入三五万元。

双云路上,兴东街道双楼村党建服务中心门口就是611路公交站台。村务公开栏里写着,村里4米农路拓宽到5.5米共8公里,其中550米新装路灯。村党总支书记顾红玉说,农路给土地流转带来便利。村里拥有500亩大棚蔬菜,300亩家庭农场,天天有车来拉蔬菜。前年,山东人陈永先召集23个蔬菜种植户,以每亩1350元价格流转土地2700亩。为此,他们村去年脱贫,村营收入72万多元,甩掉经济薄弱村帽子。

川姜镇望海台村有一家床垫加工点,负责人张浩在这里经营有些年头了。“原先路窄,大车子根本进不来,我们只能搬着床垫一点点往外运,碰上雨天,更是麻烦。”农路改造升级后,运输不再是问题,张浩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有望比往年多卖四五万张床垫。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让通州的葡萄、大米、家纺等产品销路更旺,乡村日渐富裕。刘桥镇海五线、迎宾路、角通线三条道路提升改造后,通向省道、国道、高速的时间大大缩短,为周边工业项目落户、建设提供了极大便利。

金沙街道金北村村民张林春2014年就将家里的五亩地全部流转出去,带着妻子一同去南京打拼。他算了一笔账:“现在我家每年能分到水稻2000公斤,比过去种地收成更好,村里、城里两份收入,想不小康都难!”

从家门口走出去实现梦想,去年,金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


南通日报-通州:农路升级 幸福升温

农业迈向现代化的通道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农路是必不可少的配套。

2008年,金北村由9个村合并而成,当时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村主干道主要以砂石路为主。村党总支书记张慎建说:“农业的出路在于引进现代理念,实行规模种植,而满足这样的需要从修路开始。”

10多年来,金北村里硬化道路近60公里,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改建新建27座桥。

走进村里的田梦合作社农机仓库,里边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机、育秧机、粮食烘干机等农机应有尽有。合作社负责人瞿炎正在保养农机。他说,目前合作社先进农机具60多台,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植保作业智能化已尝试成功。目前,该合作社服务辐射面积达9800亩。

金余村的姚志才,在外地种植小麦水稻。2015年,看到邻近的新三园村农路全部拓宽到5米后,他就来到该村流转了800亩土地。站在三总西路边的田埂上,姚志才望着吐穗的水稻说,有了宽敞的农路,就不用担心农机开不进田头了。

走在十总镇育民村通坝北路上,两边上百株紫薇盛开,三五只白鹭不时从稻田上空飞过。这里是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至去年底,共平整土地2235亩,建机耕路12.27公里、绿化苗木5946株。

近年来,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十总镇家庭农场、“全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继兴起,目前,全镇流转土地7.88万亩;规模经营面积7.7万亩,占高标准农田的92%。

“去年,全镇新建、扩建农业项目44个,项目总投资4.6亿元;‘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和4个社会化服务联盟通过南通市级验收。”在育民粮食企业合作社烘干中心,十总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张胜标说,如果不是“四好农村路”的建成打好了基础,那就没有这现代农业项目推进的程度。

东社镇新街村一条还没取名的农路正在修建,目前路基已经做好。年初,该村有20多种植大户,种植了500亩蔬菜,卡车开不到田头。通过申请,大棚中间一条长970米的农路开建了。

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载体

东社镇香台村的陈淑兰正在政合路边的地里挖花生,她说,每到夜晚,东社街上来跑步的有五六十人,沿着农路转一圈3000米多一点。她也经常在门口小游园里散步。

7月22日,南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通州分中心正在金沙街道新三园村宣传《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73组顾菊说,她家小楼建了23年,终于在2009年的时候,家门口两米宽的泥路改成4米宽的水泥路。现在儿子媳妇送孩子去城里上学,都是汽车进出。

农路已经成为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

一位网友在自媒体说,他家住在通州区五接镇的开沙村,一般清晨6点,他骑着轻便的赛车,穿过东沙大桥,尽情欣赏着路旁的诱人景色,感受着开沙大道的无穷魅力。

他说,开沙村原来是开沙岛上的一个渔民村,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奉命到岛上支教,每月靠渡船回家一趟,邮差往来也是一月一次,遇到潮汛三五个月没家里信息是常事。

2003年10月,开沙岛终于有了第一座与北岸相连的华沙大桥,大桥长1500米,宽仅5.25米,但大型车辆还是不能上岛;2015年1月1日,通州投资4.5亿元、双向4车道、全长1838.8米的东沙大桥正式通车。随后,岛上陆续建成三路(开沙大道、东沙大道、横港沙大道)三桥(东沙大桥、开沙景观桥、东沙景观桥)并通车。

路桥通了,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丰富了人们的旅游生活。五接镇充分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将开沙岛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风景区。2017年,南通开沙岛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正式对外营业,通州体育旅游梦幻之春成功举办,成为国家体育总局首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之一,2018年入选“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

开沙人家小区,450多幢两层别墅,农路与绿荫一起环绕。这是开沙村民的集中居住地。村民刘美停稳电瓶车摘下头盔:“我今年64岁,就出生在岛上,现在住在风景区,儿子家的汽车能开到家门前的小院里,以前想都不敢想。”

“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年接待超过10万人次;每到节假日,开沙岛途居露营地爆满。”五接镇开沙村党总支书记邵锋说,许多年轻人喜欢住在岛上,村民很有幸福感,看着游客越来越多心里高兴。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张力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