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8 06:55:49 来源: 南通日报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表示,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将于近期公布自己城市大气污染的“元凶”。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南通大气污染相关数据分析已有结果——
解析来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据了解,为掌握我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解析污染来源,2014年上半年市环保局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南通市大气污染源解析项目》研究。通过一年多努力,省环科院完成了南通市PM2.5的主要来源解析,定量分析了各类源的贡献比例,形成了我市PM2.5污染来源解析研究结果。
污染主来源是燃煤
这份研究结果表明,我市PM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51%~73%,平均为62%;外地污染排放贡献为27%~49%,平均为38%。本地各类污染源排放分担率为:燃煤26%、移动源24%、工业生产23%、扬尘18%、其他9%。
本地排放中,燃煤源主要来自以煤为燃料的电厂、热电厂排放;流动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燃油排放;工业生产主要包括非燃煤类的工业锅炉和炉窑、以煤为原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表面喷涂、包装印刷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扬尘包括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拆迁工地等排放的颗粒物;其他源主要包括生物质燃烧、农业生产、餐饮油烟等排放。
同时,PM2.5作为我市环境空气污染的首要指标,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变化特征。环保部门表示,与已发布源解析结果的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我市的燃煤贡献率、扬尘贡献率相对较高,这与我市的燃煤主要集中在发电、热电行业产业结构以及工地施工面积较大、部分道路路况较差有关。
大气防治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了“控煤、管车、治企、降尘、禁烧、联防”12字方针,全方位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来自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已完成12台646万千瓦机组燃煤电厂高效除尘改造、脱硝改造,实现燃煤机组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完成18家52台热电机组高效除尘改造;完成605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或淘汰。
同时,实施结构调整项目19 项,关闭重污染企业23家,淘汰纺织产能3.5万吨、电镀产能1.7万吨、印染产能7000万米、铅蓄电池产能36万千伏安,化解船舶80万载重吨过剩产能。聚焦化工、造船、电子等行业,推进195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扬尘防治方面,完善了173家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控设施,完成18家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改造。增加洒水车10辆、机扫车20辆,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85%。
此外,由于加强夏秋两季禁烧督查巡查,秸秆焚烧现象逐年减少。
力争今年PM2.5比2013年降15%
源解析已经完成,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借鉴此次研究成果,继续推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2月底召开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今年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15%,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比去年不下降、重污染天数比去年不上升。
为减少燃煤源污染,2017年底前,我市四大发电厂12台发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在主城区集中供热锅炉开展超低排放改造试点;完成燃煤热电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提标改造;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新增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
管好移动源。2016年底前,我市将基本淘汰黄标车,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加强限行区管理,扩大城市主城区重型货车限行区域。同时,建设排气污染监管系统,通过智能化监管,逐步形成跨区域的“黄标车”区域连片限行格局。此外,到2017年,基本完成沿江港口岸电系统建设,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基本实现“油改电”或改用电动起重机;杂货码头装卸设备“油改电(气)”的比例达到80%以上。
同时,盯牢排污大户,强化工业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完成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已建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开展印刷包装、表面涂装、人造板制造、家具制造、塑料制品制造、集装箱制造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治理。结合产业结构布局规划,逐步完成位于城市主城区的大气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此外,我市还将全面推行“绿色施工”,配齐、配足道路冲洗车、洒水车、清扫车、喷雾车,降低扬尘污染。
记者 陈可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