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10:04:40 来源: 南通日报
南通不但在江苏是唯一有江有海、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在全国同时拥有这四大地貌特征的也不多见。“五座青山如珍珠般剔透,千年濠河像翡翠环绕在少女的颈项”“东望黄海浪,南倚长江水,大江是你奔腾的源泉,大海是你壮怀的展现,江风海韵包容万千,圆陀角的涛声澎湃着千年的眷恋。”文化就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身体里的血液,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传承并延续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江海文化,就是千百年来南通在发展变迁中,积淀孕育而成的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人文品质,是中华文化在当地的具体表现。江海文化是集江海平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大成,是江海儿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引领一方文明。南通濒江临海、依山傍水,山水交融、大浪淘沙,滋润了一代代江海人。
江海文化是激发南通前行的精神力量,被升华为实实在在的南通崛起的实践,成为科学发展、建设“美丽南通”的动力。都说文化是“软实力”,但是她真要“硬”起来,比铁还硬,比钢还强。都说文化是虚无缥缈的,但又是活蹦乱跳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果敢坚毅的自强性、创新创造的开拓性、崇文尚德的自觉性”,江海文化跳出了苏通长江大桥,蹦出了东方大港,跳出了精神文明“南通现象”,蹦出了沿海大开发、大发展,跳出了四通八达的大交通。当“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成为南通精神的象征,当“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南通的国家级名片,当张謇精神在大桥、大港、大学、大园中跳跃,人们突然发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腾飞原来唇齿相依,一条文脉和一条海岸线、江岸线竟如此血肉相连。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穿透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着这个城市。城的崛起是表象,人的崛起才是根本。著名社会学家俞可平来通作了一番考研之后评价说:“南通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其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而是这个城市的综合素质。”现如今,如火如荼的江海联动、陆海统筹,让世人欣喜地看到,地处江北的南通江岸线、海岸线哗哗流淌的也是真金白银。常年睁只眼闭只眼的长江龙,终于高高昂起头,张开了江北眼。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就是“人”化,而人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民智则市强,民智则国牢。《周易》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一语道破文化“化成天下”的功能。化成天下,包括“化人”与“自化”,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自化”是在“化人”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如果说,“观乎天文,以察其变”指的是人对天下的感知,那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是人对天下的改造。文化不仅是拿来说的,更是拿来用的。文化以“化”人为目的。人之初,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文以化人,就是要“化”掉恶的一面,张扬善的一面,以文把人的素质“化”高。每个人在文化中接受熏陶,变化气质,完善人格。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自我完善,又是一座城市、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条件。
文化引领未来,文化又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南通要有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必先不断提高江海文化的软实力,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我们为有江海文化而骄傲,为得益江海文化而幸福。
(作者系市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