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民生>> >>正文

洗牙会把你的牙缝洗大吗? 通大附院专家为你扫清四大认识误区

2015-09-21 10:46:21 来源: 江海晚报

    第27个“全国爱牙日”来临之际,市口腔医院和虹桥街道光明社区联合开展“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主题活动,图为牙科医生教市第二机关幼儿园光明分园的小朋友正确刷牙方法。 记者尤炼

核心提示

昨天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 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普遍注重身体健康体检,但是针对口腔的健康体检却很少,更缺少定期洗牙的习惯。其实,洗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第一次洗牙都有这个感觉: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一定是牙被洗坏了!由此引申出很多关于洗牙谣言和认识误区。

在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通大附院口腔科门诊,请口腔科主任冯兴梅为大家扫清洗牙的认识误区。

通讯员 邢静 杨冬梅 记者 冯启榕

误区一:洗牙会把牙缝洗大

真相:洗牙能终止牙周炎进展

“洗牙会把牙缝洗大,把牙齿洗松”。不少“80后”、“90后”告诉记者,这两句话往往出自长辈之口,让人不好反驳。据冯兴梅主任介绍,当牙石在牙齿积聚,就像在牙齿周围构建了铜墙铁壁一样,这些水泥般的牙石,将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绑成了一个整体,掩盖了牙龈萎缩的事实。这时的牙齿不松,都是假象:牙根周围的骨头在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的长期作用下,萎缩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而洗牙能把黄色的牙石洗掉,洗掉后,牙齿便站在了松塌塌的牙龈里。

而洗牙则能把牙石去掉,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下去。冯兴梅指出,牙石去掉后,短期内松动会加剧,但随着治疗的进展、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重新坚固。也就是说,通过洗牙,这种松动会改善。

误区二:每天刷牙,就不用洗牙了

真相:清理牙石必须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

“洗牙洗掉的是牙石,牙石仅靠刷是刷不掉的。”冯兴梅主任坦言,牙石是唾液中的钙和细菌沉积在牙齿上形成的。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是牙医自己,仅靠刷牙,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总有边边角角刷不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齿上,然后慢慢长大,可结实了,刷都刷不掉。”冯兴梅指出,清理牙石必须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误区三:洗牙后又酸又疼

真相:第一次洗牙不适感较多,以后定期清理会好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反映,洗牙确实不好受,但如果你习惯了洗牙以后,洗牙并没有那么可怕。

“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即使是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冯兴梅主任说,但面对这种不适,人们还是可以忍受的,需要鼓起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在第一次洗牙时,因为牙石积存的比较多,医生需要用较大的功率反复清洁,不适感也就要多一些;等以后定期洗牙时,牙石不多,清理起来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误区四:洗牙后特敏感,怕凉也怕热

真相:不敢洗牙会导致牙周病愈演愈烈,可用抗敏牙膏克服敏感

洗过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冯兴梅强调,如果因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那么将会导致牙周病愈演愈烈,最终牙齿松动脱落。冯主任建议,如果需要克服敏感,可以使用市面上所有在售的抗敏感牙膏减轻不适。

此外,洗牙还是牙龈炎、牙周炎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人类的医学水平还很难靠药物来治疗牙周炎,洗牙是恢复牙龈健康的第一步。冯兴梅强调,定期洗牙也兼给牙齿做了健康体检,对防治牙病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延伸:睡觉前一定要刷牙

昨天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9月18日,牙科医生、江海志愿者张利民走进崇川区城东街道南园社区,向居民们宣传口腔保健知识。他介绍说,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80岁老年人要有20颗牙齿才能算健康,如此衡量,国内不少人达不到这一要求。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有良好的习惯和意识。

睡觉前一定要刷牙

张利民和居民们交流时发现,不少人刷牙时很简单,牙刷在牙面上随便刷几下,再漱两口水就完事。“刷牙重在过程,每次要3分钟左右,有条件的,最好每天刷牙3次。”

“我了解到,一些人晚上睡觉前不刷牙,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张利民解释说,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养料和相对静止的环境,如果不刷牙就睡觉,口腔就成了细菌繁殖最理想的场所。“因此,大家一定要养成晚上刷牙的习惯。”

张利民反复提醒大家,饭后一定要刷牙,因此一天早、中、晚要三次刷牙。如果午餐后刷牙不方便,可以多漱几口水,通过这一方法清洁口腔。

发现蛀孔要及时补

当天,张利民发现居民小范有几颗蛀牙,他提醒她尽快到诊所治疗,“有蛀牙别害怕,早预防早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利民介绍说,开始蛀孔出现在牙齿浅面,因为没有疼痛感,往往被忽视,“其实这时候补是最好的,一是经济,二是对牙齿影响不大。如果不及时治疗,蛀孔会发展到中区、深区、腔中,短则半年,多则一两年。”

如今,长一口整齐牙齿的中小学生不多,张利民认为这与饮食习惯有关,“不少孩子喜欢吃精细的东西,如蛋糕、膨化食物等,甚至连甘蔗也不愿意嚼,直接买甘蔗汁喝。”他建议,大家平时要吃些粗粮,嚼嚼蚕豆等食物,提高牙齿的硬度,这样有利于长一口漂亮的牙齿。

本报记者王全立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