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要闻>> >>正文

南通军团赴全国展开“引才攻势”
已排出20条线路,将走进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校

2015-09-22 09:06:15 来源: 江海晚报

核心提示

秋季,是毕业生应聘的黄金季节,也是高层次、紧缺型毕业生引进的关键时期。昨天,记者从市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到,为做好2016届优秀毕业生引进工作,从本月起,他们将分批组织开展“南通市2016届优秀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系列活动,联合各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集中组织用人单位赴全国各地高校集中的地区举办校园宣讲和优秀毕业生招聘。目前,市人才服务中心已根据前期用人需求调查情况,初步排出了20条赴北京、上海、东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高校招聘线路,涉及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校。

市人才服务中心特别提醒,市政府对企业引才的财政补助十分给力,目前企业外出招聘已基本实现“零成本”,我市各类园区和用人单位应充分用足这些扶持政策,提前谋划、积极参加赴外招聘活动。有需求的企业可关注南通人才网(www.ntrc.gov.cn)有关信息,并及时做好申报工作,或致电83558029咨询。而人才需求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只需提前与市人才服务中心联系提出相关需求,还可在指定高校开展“私人订制”式招聘活动。

记者 叶国 徐超

布局名校

大密度赴外招聘满足企业需求

人才往往具有很强地域性,仅靠本地招聘,根本不能满足加速发展中的南通对人才的需要。事实上,每年在招揽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关键时期,组织赴外招聘,已成为我市吸纳五湖四海优秀人才的一个成熟动作。

从前年开始,我市的校园招聘行在加大招聘密度的同时,就开始着眼全国、布局名校。去年10月,全市就安排了4趟赴外招聘,招聘方向从南京到西安、长沙,再到成都,先后走进南航、西安交大、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而在11月份,整个赴外招聘趟数更是达到10次,以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人才需求。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赴外招聘密度不减,并呈现出频度高、规模大、供需两旺的态势。从今年3月份开始,全市精心规划招聘线路20多条,密集组织我市用人单位赴全国各地重点高校举办南通专场招聘,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四川、安徽、江西、东北以及省内等10余个省市,共举办专场招聘会50多场,进场单位近千家,提供岗位两万个,达成初步意向6000余人。

本月起的校园行组团招聘,频率再次提高,初步已拟定的20条赴北京、上海、东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高校招聘线路,涉及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校。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优秀人才选择国外、大城市就业就是因为那些地方发展机会多,近些年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已经打开,同时生活成本的优势开始显现,而南通在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我们南通已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随着大园区、大项目、大平台的建成,发展机会和事业平台可以比肩大城市,而生活成本、环境又好于大城市。”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泉介绍说。

“私人订制”

联手产业商会排定招聘方向

校园招聘能吸纳五湖四海人才,形成融合度,对于改善我市人才结构、满足南通企业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对中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具有战略意义。

为切实提高此类招聘的成功率,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中对我市各大园区和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及走访等方式,充分了解我市人才需求的基本状况,并组织编写了2015年我市企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指导全市人才引进工作。

“每次确定招聘重点方向,我们都提前向全市企业征集人才需求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再选择与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相吻合的重点高校集聚地。”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科负责人缪泉向记者介绍,“本月起开始的赴外招聘对象,重点仍是我市着力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海洋与船舶工程等支柱产业及重点工程(项目)紧缺专业的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国家‘985’或‘211’高校优秀毕业生;南通籍高校毕业生等。”

在与企业对接的基础上,市人才服务中心还会与全国各类知名高校进行前期沟通,最终按需确定赴外招聘会地点、场次和时间。缪泉表示,“这大大提高了赴外招聘活动的针对性,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正是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月起的赴外招聘,市人才服务中心还将与各产业商会联手,结合重点单位的重点人才需求,推进定点定向服务,制订个性化的人才服务方案,通过“私人订制”专业化、精细化的专场招聘,引进企业急需的紧缺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

依托网络

建信息数据库提供有效匹配服务

在开发南通市人才引进需求网上申报系统、提高我市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及优秀毕业生成效的基础上,市人才服务中心进一步发挥南通人才网“硕博研究生供需信息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与人才需求精确匹配的硕博研究生动态信息,同时也为各类硕博研究生提供了来通就业的“快速通道”。

“不管在省内,还是省外,南通籍生源都是最受本地企业欢迎的。”市人社部门人士介绍,在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沟通时,大家都提出了招聘南通籍毕业生的意愿,“企业主要考虑到本地人用工较为稳定的缘故,同时也可以减少食宿、交通等负担。”

根据这一现象,市人才服务中心专门建立了南通籍生源信息库,采集了南通籍生源就读学校、专业及毕业年度等基础数据,对南通籍生源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南通籍生源集中、专业结构和我市产业结构契合度较高的院校建立了人才工作站,先后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我市企业和毕业生提供精细化信息服务。

张泉介绍,截至目前,市人才服务中心已在全国近20所高校内建立南通人才工作站,定期把我市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发布到各高校网站,与毕业生进行实时对接。同时,人才工作站还会把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详细信息发送至市人才服务中心,供各用人单位挑选,“因为事先有了充足时间进行筛选,有效提高了供需双方的匹配率。”

集体出动

政府埋单企业招聘基本“零成本”

与去年相似,本月启动的赴外系列招聘活动同样强调了市县整体联动、“大兵团”集体招聘,这也得到用工企业的支持。“通过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展示,可以提升南通形象,扩大南通影响力,从而更有效吸引各类人才来通发展。”张泉表示。

南通基础教育全国闻名,优秀生源很多,此前之所以大学毕业后回乡工作者不多,除了薪酬水平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在外求学的南通学生并不熟悉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最近几年,回乡就业的通籍优秀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

在张泉看来,多年坚持下来的校园行招聘,正在不断提升南通的区域影响力,每年不断增长的落户优秀人才就是一个最好佐证,“南通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就是要打出‘发展空间广阔牌’,并整合各方面力量、持续不断宣传放大这种优势,从而提升南通在名校高层次毕业生中影响力、吸引力。”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企业赴外引才的扶持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缪泉告诉记者,今年我市赴外招聘将继续由市人才中心扎口管理,并根据不同招聘活动给予相应标准的财政经费补助,基本实现企业招聘“零成本”。用人单位凡参加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的省内校园招聘系列活动,由他们统一安排活动期间参会单位的交通、食宿;而参加省外招聘活动则享受每场招聘活动不高于3000元/家的经费补贴。缪泉说,“这些扶持举措有效激发了企业赴外招聘的热情。”

减轻招聘成本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缪泉介绍,除补贴食宿等费用外,他们还统一联系接送车辆、发布招聘宣传信息、落实招聘摊位、提供就餐等,省却了企业自行招聘的很多事务性工作,切实提高了南通人才引进工作的公共服务水平。

特别提醒

用人单位及早确定合理招聘计划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高层次、紧缺型毕业生引进的关键时期。市人才服务中心也特别提醒全市广大用人单位,抓住时机,尽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有关院校的生源特点(各高校毕业生生源、专业设置等详细情况可登录相关高校网站查询),研究确定好本单位赴外招聘的方向、时间,确定合理的招聘计划以便于落实。同时,建议重点招聘单位领导要亲自赴外招聘,以便当场决策,确保招聘效果。

如何提高校园行招聘效率?常年带队赴外招聘的缪泉建议,各地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要求,充分考虑高校学生的特点,制定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宣传内容和活动方式,展示各地、各单位发展优势与成果、引才优惠政策等,以增强人才来通的吸引力,同时要积极发动和组织新兴产业园区、重点骨干企业参加招聘,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而市人才服务中心也将认真做好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收集、院校联系等服务工作,确保信息及时畅通,提高招聘成效。

“企业人才结构也像一个金字塔,既需要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塔尖人才,但也需要中坚力量的青年工程师,而青年工程师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名校工科方面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经过三五年锻炼,就能很快成长起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企业,就像一粒种子种下去,开花结果需要一个过程,“校园招聘也是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持续不断地宣传、推介,增强各个高校对南通、对企业的认识,就会开花结果。”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