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09:16:20 来源: 江海晚报
核心提示
昨天一早,许多出门的市民都注意到了空气污染,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种数据刷屏。随着天气渐凉,夏秋交替季的“老朋友”雾霾又如期而至,导致南通这两天的空气状况出现中重度污染。
前天下午,市大气办发布污染天气提示性信息,预测13日夜间至14日将会有一次污染天气过程,并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加强工业企业、建筑工地、码头的监管、加大道路洒水频次等措施,减轻污染天气影响。昨天上午,南通巿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对各地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发布信息:受不利天气条件影响,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
记者 卢兆欣
雾霾来袭:
空气质量达中度至重度污染
“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天气没享受几天,又开始了雾霾天。”昨天早上,网友“小花爱米粒”发了一条微信,吐槽糟糕的天气让她的晨跑计划落了空。
前天下午,市大气办发布预测信息,13日夜间至14日将会有一次污染天气过程,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昨天上午,巿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信息,受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影响,自13日夜间起,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至昨天上午7时,我市PM2.5浓度192微克,AQI指数242,重度污染。预计随着气温升高,风力逐渐增强,扩散条件将逐步好转,大气污染状况有望得到逐步缓解。
市环保局专家介绍说,这种重污染天气今年年初也有过,截至目前,南通重污染天气数为7天。今年以来,我市确定了“控煤、降尘、治企、管车、禁烧、联防”12字方针,排定240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目前各项任务进展顺利。通过各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减排工程的实施,截止10月11日,我市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15.6%,比去年同期也下降10.6%,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据南通空气质量平台数据显示,昨天上午7时,我市PM2.5浓度192微克,AQI指数242,重度污染。但到了中午12时,南通市区PM2.5浓度101微克,AQI指数133,轻度污染。下午15时,我市PM2.5浓度55微克,AQI指数75,良。
专家提醒,受天气条件影响,空气质量变化较快。市民可以关注南通环保局网站“环境质量”一栏内的实时信息或者查询南通空气质量平台,随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原因分析:
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夏天空气污染主要是臭氧,这些天的首要污染物则是PM2.5。污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静稳天气成为天空的‘主导’。”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科科长朱正宏分析说,受高空暖脊影响,我市地面处于气压中心,后半夜至凌晨前后有轻雾,无风,有逆温现象,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最近天气晴好,早晚容易出现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什么是逆温?据南通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姚红介绍,在秋冬晴朗无风的夜晚,夜间时间变长,地面辐射减弱,低层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到黎明时分形成了上层温度高于低层温度的“头重脚轻”的大气模式,这就是所谓的“逆温”现象,上部暖气层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市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加重空气污染。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大,越往上大气温度低、密度小,这种‘脚重头轻’的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的‘对流’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姚红说。
从我市2013年和2014年的空气质量数据来看,PM2.5浓度最高为12月,PM2.5浓度在7-10点上升迅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逆温效益和早高峰期间机动车尾气排放引起,到了11:00左右开始,地面层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加速逆温层消失,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降低PM2.5的浓度。PM2.5呈现下午低,其他时段平均分布的特征。
专家建议:
市民出门最好戴上防护口罩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庭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时再开窗换气,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
雾霾天气应尽可能少出门,如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具有良好过滤功能的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雾霾天减少运动量,如果晨练,可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改为室内锻炼。
雾霾天气的饮食宜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橙子、百合、黑木耳、猪血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
日常勤喝水不要熬夜。尤其是午后喝水效果更好,因为清晨的雾气最浓,中午差不多就散去,人在上午吸入的灰尘杂质比较多,午后喝就能及时清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16日我市仍处于海上高压后部,白天风力偏小,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物扩散、稀释影响一般,仍有可能出现污染天气过程。巿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建议,在污染天气中,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学校停止学生户外体育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公众尽量乘坐公交车辆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同时要求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加强对建筑施工、码头装卸等扬尘污染管控,加大道路清扫、洒水频次。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