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09:16:01 来源: 江海晚报
核心提示
双十一必抢、火速抢抢抢、惊爆价、最低折扣疯抢……点开购物网站,各种低价促销活动应接不暇。“双十一”即将到来,各路卖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顾客。而在消费者网络购物时,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卖家的旗号进行诈骗,屡屡得手。
昨天,市公安局对外发布了三种常见的网络购物陷阱,提醒广大市民在“买买买”的时候,也要提防“骗骗骗”。
记者 张亮 通讯员 苏锦安
告知“订单异常”
女子被骗万余元
在市区打工的吴女士平时喜欢逛淘宝。前不久,吴女士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款衣服。付完款没多久,吴女士就接到一个自称是淘宝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告诉她,她的那个订单由于系统故障未能成功,需要进一步操作才能将钱退回。
“还说要尽快,否则要等到双十一之后才能办理。”吴女士说,对方让她加了一个名为“客服退款”的QQ为好友。“客服退款”在QQ上发了一个显示为订单异常的截图,并发了一个网址链接。
吴女士没有多想就打开了这个链接,在该网页上填写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之后,吴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银行发来的验证码。通过QQ告诉对方后,吴女士就收到了银行的短信提醒,发现卡上的1万多元被消费。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网购骗局。”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施伟介绍说,吴女士遇到的这类骗局尽管手法比较简单,但在我市被骗的人却不少。犯罪分子往往以订单取消、系统维护、货物受损等为由,要求网友申请退款,或者重新下单,从而实施诈骗。为了增加可信度,有的甚至还会将相关截图发给消费者。
“有图不一定有真相,这些基本都是骗子的花招。”施伟提醒,市民网购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特别谨慎,一旦有卖家主动联系要求重新下单或者退款的,并提供QQ号以及陌生的网址链接,市民一定不要相信,以免打开山寨网站,落入骗子的圈套。此外,用于网购的银行卡上、支付宝等账号尽量不要存入大量现金,以免造成大额的损失。
微信“砍价抢购”
买来一部山寨机
家住港闸的单女士很少上网购物。10月底,她在上网时发现一微店正在举行iphone6plus手机的微信砍价抢购活动。为低价购得手机,自己邀请了诸多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帮自己砍价。最终,单女士将原价5288元的手机砍到了1380元。随后,单女士在相应的页面中输入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第二天,该微店客服与单女士取得联系,称其抢购成功,已经将手机寄出。
11月1日,单女士收到了快递。在打开外包装确定里面确实是手机后,单女士付了款。然而,她欣喜不已地开机后发现,自己收到的竟然是一款山寨手机。
单女士当即与对方再次联系,却被告知要先交纳保证金才能退货。单女士又先后汇去了2000余元,最终发觉遭遇了连环骗局。“店主说是正品,而且货到付款我就相信了。”提起此事,单女士至今还懊恼不已。
0元购,秒杀价,到付款免运费,保证正品行货,7天内可免费退换货……这段时间,部分市民难抵如此诱人的“双十一”宣传,纷纷进行抢购。警方提醒,一些网站在“双十一”期间确实会推出一些低价让利的活动,但也有不法分子伪装成正规商家,诱骗消费者上当。参加此类网购活动时,消费者遇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一定要擦亮双眼,理性购物,更不要相信退货必须交纳保证金的说辞,以免上当受骗。
轻信“搜索结果”
落入骗子陷阱
11月8日,市区的于女士在家中用手机购物后,发现微信转账出现问题。之后,她在百度上搜索到一个微信客服电话,咨询相关事宜,结果被告知自己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被冻结,需要到银行ATM机上操作。于女士不疑有他,当即按照对方的要求在ATM机上操作,发现卡内的1.2万元现金被人转走。
无独有偶,11月5日晚,通州的潘女士也遇到类似问题,通过百度查找网店客服号码,结果也被要求在ATM机上操作,被人骗走9000余元。
“办理任何业务,都必须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施伟认为,通过搜索引擎获知的所谓的客服号码,还须多加辨别,有的就是骗子事先挖好的陷阱。一旦对方要求到ATM机上进行所谓的退款或者其他操作,定是诈骗。
据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信息中心统计,今年1至10月,我市因网络购物引发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已占网络诈骗发案数的近4成。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对网购的商品或者支付款项存有疑问,要求退款退货,尽量不要使用搜索引擎寻找解决方案,应当直接在官网上联系客服,咨询解决。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