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民生>> >>正文

[江海文化访谈录]南通扎染为何能摘得山花奖?

2015-12-04 07:48:51 来源: 江海晚报

焦宝林和他的扎染作品《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

12月2日晚,第12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浙江省海宁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山花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界的最高奖,在这全国关注的舞台上,南通再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非遗“南通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焦宝林设计制作的扎染立屏《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摘得“山花”,让南通再次与这一奖项结缘,展示了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龚丹

什么样的扎染让观众赞叹不已?

今年的“山花奖”分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工艺美术奖、民俗影像作品奖、民间文学作品奖和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等5大类64个奖项,焦宝林设计制作的扎染立屏《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在民间工艺美术类拔得头筹,让南通再次与“山花”结缘。

其实,11月初,焦宝林就收到了江苏省文联转发中国文联的文件通知,得知自己的扎染立屏《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获奖。12月2日,当焦宝林受邀前往海宁时,他的作品仍在杭州展出。虽然没有和自己的作品同时登台,但现场对作品的相关介绍仍让观众赞叹不已。

焦宝林介绍说,《水浒一百零八人物图》以屏风为载体,使用扎染工艺表现水浒108位英雄人物,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3年,全长10.8米,高2.6米。在构图上,以巨大的“山”字和三横的“水”字横贯画面,代表梁山水泊,108位人物跃然其间,“山”和“水”字上分别是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按108位英雄排座次的顺序由中间向左右两边排列,每个人物分别选取书中代表性故事情节表现,其造型、动态、表情和装束各异,既有英雄共性,更有人物个性。在色彩运用上,这幅作品以红棕色为底色,人物以淡红、黄、橙为主色,统一暖色调的设计增强了人物的阳刚之气。在工艺技法上,作品博取古今中外之长,使用了10多种扎结和染色方法,充分发挥了扎染特有的色彩明暗对比和丰富的肌理及晕化效果,使画面既有清晰度又有朦胧感;加之使用手绘和剪贴的辅助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逼真、更生动。

拿到山花奖后,焦宝林说:“这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应该是南通以及我们这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也不表示它就是我的终点,我把它看做一个新起点。”

南通扎染何以亮相米兰世博会?

坚持扎染创作40多年的焦宝林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其实,早在两年前,这幅作品仅以一票之差与“山花奖”擦肩而过。不过,南通扎染频频登上国内工艺美术舞台不但引起了国人的注意,也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

今年7月6日至10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江苏周”亮相。“江苏周”期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是文艺表演和非遗文化展示,海安扎染和南京剪纸、苏绣、常州留青竹刻、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陶等同时展出,引来阵阵惊叹。

将海安扎染带到米兰世博会的,是焦宝林的女儿焦会茸。焦会茸说,扎染技艺已经有近2000年历史,父亲在传承扎染这项非遗技术的同时,尝试融入一些时代元素,所以南通的扎染既有现代形式美感,又有传统美学意境。这,给了全世界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虽然没有前往米兰,但对于扎染技艺亮相世博会,焦宝林还是十分激动。焦宝林说,1906年,张謇先生创办的“颐生酿造公司”生产的颐生酒横空出世,在当年的米兰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质奖。作为江苏省“非遗”,南通扎染再次亮相世博会,而地点恰巧又是在米兰,这无疑代表着一种传承。

“一布一线一世界,一卷一折一乾坤。扎就青春真秀色,染来江海文化魂。”焦宝林说:“不断地创新,让南通扎染作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作为传承人,我们要继续创新,让扎染技艺传承下去。”

如何将南通扎染继续传承下去?

2008年,焦宝林被江苏省政府授予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八部委授予焦宝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此次摘得“山花奖”,焦宝林的荣誉簿上再填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面对越来越多的荣誉,焦宝林显得很低调。他说,这份荣誉不是属于个人的,南通的扎染也不能仅属于一个人。

“扎染是一种传统工艺,没有基础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所以我们得把传统做好,也要将传统传承下去。”焦宝林说。

焦宝林今年70多岁了,如今,他的女儿已经成为扎染传承人。焦宝林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了解扎染,了解南通的传统文化。

为此,除了发展自己的工作室,留住一批技术骨干,焦宝林还常常去学校教孩子学扎染。去年,焦宝林在明道小学为3000多名学生现场教学,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经大家巧手染色后的作品色彩丰富、美丽动人。看到3000多个孩子将作品高高举起时,焦宝林的内心十分激动,“传统要从娃娃抓起,这样,起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了这样的思想,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知道南通是扎染之乡,这样传承的意义是很了不起的。”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