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要闻>> >>正文

[江海文化访谈录]青墩为何被称为江苏的河姆渡?

2015-12-11 09:31:45 来源: 江海晚报网

核心提示

去浙江,不看河姆渡是个遗憾;去西安,不看秦始皇兵马俑是个遗憾;到海安,不看青墩遗址也是个遗憾。青墩遗址到底有着什么特别之处?哪些发现在考古界引起轰动?青墩遗址是江海文明的起源,体现了江海文化什么样的特质?

江淮东部的文明史该从何时算起?

中国考古界曾困惑于“长江以北、运河以东地区的文明史该从何时算起”?海安青墩遗址的发现,科学生动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1973年8月,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为建居民点,开挖了一条纵贯全村、长236米的青墩新河。开挖河道时,发现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麋鹿骨角、兽骨等古代遗物,从而揭开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的面纱。

1976年春,南通博物苑派人到青墩调查,采集、征集了一些出土遗物,其中有不少属于良渚文化的玉璧、玉琮、玉坠、玉环等玉器,非常珍贵。1977年11月,博物苑组织相关人员在青墩新河边开了两个探方,发现了罐、盆、釜、钵、鼎、豆等陶器和大量兽骨化石。

1978年春天,国家文物局和文物出版社在南京召开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南通博物苑的代表在会上出示了他们在青墩的发现,引起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1978年4~5月、1979年4~5月,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会同南通、无锡、连云港的考古人员连续两年,对青墩遗址进行了面积达490平方米的大概规模发掘,出土新石器文物1000余件。

经对出土遗物行碳14测定,得知这一遗址距今5015±85年(树轮校正值6525±110年)。在这之前,海安的历史起源,相关志书一般都从春秋战国算起,距今2000多年。青墩遗址的发掘,说明至少在距今5000多年之前海安就已成陆,并是人类聚居活动之地。这也是对南通地区历史探源的一大突破,标志着南通地区的人类文明史当从青墩开始。

青墩遗址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去浙江,不看河姆渡是个遗憾;去西安,不看秦始皇兵马俑是个遗憾;到海安,不看青墩遗址也是个遗憾。

青墩遗址到底为何这样令人瞩目?哪些发现在考古界引起轰动?昨天,潜心研究青墩文化近20年的王其银,向我们介绍了青墩文化的若干个第一。

有柄穿孔陶斧,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型或替代品是江淮东部原始先民的一大发明,为全国墓葬发掘中仅有的稀世之物。陶斧的出土,解决了困扰学术界100多年的“石斧如何装柄”的学术难题,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此被人们称作“中华第一斧”。

炭化稻谷的发现,表明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且是偏粳型稻),是长江北岸的江淮东部地区第一次发现炭化稻谷,其久远的历史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

“干栏式”建筑是指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在长江北岸发现五六千前的“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史前考古上是首次发现。

陶豆圆形柄装饰纹——刻有两方连续的图案,共分5组,每组均为等距,经鉴定,系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原始先民五等分圆的实例,代表我国原始社会“数学或几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刻纹麋鹿角的发现,被中国易学研究会认定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从而为东方伏羲作八卦、开创易学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因此有人称其为“东方第一卦”。

鹿角回旋镖,作狩猎工具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为最早创造和使用,为我国首次发现。

江淮地区有好几个青墩遗址?

很久以来,人们大多认为江海平原是片稚嫩的土地。因为南通地区的启东、海门,还有盐城地区的大丰、东台的东部,成陆时间相对较晚,都才几百年;历史稍长些的,也只有1000多年。

青墩遗址的成功发掘,一下奠定了江淮东部存在原始文化的基础,从而把江淮东部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因此有专家学者称,青墩遗址的发现在江淮东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是你知道吗,江淮地区青墩遗址就有好几个?王其银介绍说,除了海安的青墩遗址,还有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宿迁青墩遗址,连云港赣榆县城头镇有个青墩庙遗址,盱眙大云山附近还有个青墩头遗址。而以“青墩”作为地名的,盱眙有青墩山和青墩村,盐城有个青墩镇,宿迁泗阳三庄乡还有个大青墩汉墓……

江淮东部地域范围不大,为何有这么多古遗址或地名都叫青墩呢?“远古时代青墩部落在江淮东部迁徙生存。”王其银说,从江淮东部的成陆史、青墩地名的成因及各个遗址出土文物的年代中不难找到答案,江苏江淮地区的原始文化以青墩文化为代表,青墩文化的创造者——青墩部落在江淮地区的生存发展,远古时代经历了迁徙生存,因此这片地域出现众多名“青墩”的遗址或地名就不足为怪了。

新石器时代,海安青墩先民拓荒开地、勤奋农耕,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江海大地,焕发出江海文化的曙光。“青墩遗址是江海文明的起源,蕴含江风海韵地域特色的青墩文化是江海大地和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王其银说,青墩古人不畏艰险、勤劳勇敢,他们不囿于海湾地带的偏僻,善于和更广阔地域的远古先民进行多元的交流,体现了江海文化多元并存、胸襟开阔、坚苦自立、创业兴业等特质。

记者 卢兆欣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