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08:36:34 来源: 南通日报
晚报网讯 (记者徐亚华 张君怡)昨天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抗战题材影片《那些女人》在故事发生地南通举行首场试映,以这样一种形式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祭奠抗战期间死难同胞,向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作出贡献与牺牲的每一名中华优秀儿女致敬。
《那些女人》讲述的就是抗战期间,一群生活在濠河两岸的船娘、铜匠女人等,在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领导下,背负家仇国恨,勇敢地承担“国家兴亡”之责,对日本法西斯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抵抗。片中再现苏中四分区“反清乡”中“火烧竹篱笆”经典一幕,爱国情结贯穿全片。在那烽火岁月,江海儿女不论阶层、不分地位高低,共同书写了一段不屈而光辉的历史。
影片由通籍著名导演江平执导。当天,他带领影片部分主创人员亮相试映仪式。他说,选择在12月13日试映影片,不仅仅是因为讲述的是在南通发生的故事,更因为这一天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国人铭记的日子。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苏中‘反清乡’、‘火烧竹篱笆’等等,是记载在南通抗战史上的,是记载在江苏抗战史上的,也是记载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的。作为一名导演,作为一名南通人,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再现在银幕上。”
影片很多场景拍摄于南通,贯穿始终的“南通元素”让观看试映的南通观众倍感亲切,特别是对白中的南通方言俚语,常引来会心一笑。据了解,影片在场景、道具的选择方面可谓做足功夫。大至南通小码头、江山门、桃坞路、更俗剧院等大场景,小到街景里一晃而过的西亭脆饼、二吾照相馆、西公园饭店、中华园菜馆、十字街邮局等“老南通”常去的地方,都经过精心设计。甚至对片中出现的道具也是苛求真实,房檐上的一片猫头瓦、街头小贩叫卖的“浆糟”、冷蒸,无一不是江海文化特质的体现。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树山对影片成功试映表示祝贺。他说,这部电影讲述了江海儿女不屈不挠的英勇抗战史,展现了南通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彰显了江海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江海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于当下更好地研究、传播、弘扬江海文化,切实扩大江海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进一步凝聚和提升城市的精气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表示,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勉励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多具有南通气质、江海气魄、民族气派的精品力作,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市领导陈斌、程静等参加影片试映并观看影片。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