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文娱>> >>正文

行家点评,让老年人筑梦银龄舞台

2017-10-14 12:16:51 来源: 江海晚报网

圆梦舞台声乐专场“好声音”不断。 许厚本

随着2017“圆梦舞台”新编作品展评(舞蹈专场)落下帷幕,由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主办的“喜迎十九大·银龄展风采”展评系列活动圆满收官。在专业评委的精彩点评后,昨天起,今年新创作的声乐、戏曲、民乐、舞蹈类数十个节目将继续打磨,争取登上更高舞台——

四个专场,数十个节目个个精彩

“有一个小建议,‘媳妇’为‘婆婆’们戴丝巾的动作可以有更多灵活的变化……”夕阳红银龄艺术组合的一曲旗袍表演《时尚婆媳秀》终了,专家点评话音未落,饰演“婆婆”之一、76岁的孙阿姨就将肩上的丝巾沿脸颊顺势围成“帽子”,现学现用的举动引得观众笑意连连。

在2017“圆梦舞台”新编作品展评(舞蹈专场)中,七彩虹艺术团的舞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粗犷纯朴、迎春花艺术团的舞蹈《哈达》热情奔放、夕阳红舞蹈队的情景舞蹈《芦荡风云》磅礴深情……这些优选自我市各级老年文艺团队的十余支舞蹈新作都是首次正式登上舞台。

看到老年文艺爱好者的精彩表演,受邀担任评委的我市专业舞蹈教师张璇、钱丹丹用妙语连珠的点评为作品的提升给出诸多专业意见,为老年文艺爱好者圆梦舞台助力添彩。

除了舞蹈专场,声乐、戏曲、民乐专场同样精彩,声乐专场中,枫叶女子合唱团《茉莉花》、音乐沙龙《晚风吹过哨塔》、红艺艺术团《爱在天地间》等15首声乐新作首度亮相。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主任罗蓓表示,“圆梦舞台”新编作品展评已经连续举办三年,通过文化界专家点评的形式,大大提升了老年文艺团队创作实力,为通城老年人实现舞台梦想续航。

赢得掌声,老年人圆了舞台梦

虽然“圆梦舞台”上的演员大多是文艺爱好者,但经过专业老师的点评,他们的节目中不少都登上了国内专业舞台,南通老年人的风采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好评。

今年1月5日,首届中国中老年旅游春晚全国总决赛在苏州国际影视城上演,30支来自全国的参赛队伍(个人)进入到总决赛的环节,其中包括了嘉年华舞蹈队的舞蹈《锄箫女》。《锄箫女》由17位身着蓝印花布服装的演员表演,他们手拿锄箫时而在乡间田头号子声中辛勤劳作,时而在田埂箫声袅袅中休闲娱乐,饱含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独特的江海文化。

作为评委的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在观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感受到了时而劳作、时而娱乐的田园风情,太让我陶醉了!”

能得到评委的好评,嘉年华舞蹈队负责人施刚十分高兴,她表示,《锄箫女》是从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圆梦舞台走出的佳作,在创作初期便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点评。“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不但给我们老年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好的硬件条件,也特地为我们请来了对口的指导老师,对舞蹈队里的每个成员帮助很大。”施刚说。

悉心指导,今年涌现多个好节目

走出南通的好节目已经赢得了满堂喝彩,今年,在数十个节目中,评委老师又发现不少好作品,这些作品经过“打磨”,未来很有希望代表南通走向全国,继续展示南通老年人的风采。

在今年的越剧专场中,芳草越剧社带来了不少经典选段。芳草越剧社从2008年成立至今,佳作不断,成为我市越剧爱好者的家园之一。芳草越剧社负责人孙盐茹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越剧社成员的水平,他们多次自费赴浙江、上海等地观看名角名票演出。当然,来自“圆梦舞台”评委老师的指导同样重要。

孙盐茹说,今年,越剧社带来了《梁祝》、《春香传》、《追鱼》、《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红色医生》等选段,其中,《红色医生》是一台现代剧。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们采用了过去很少采用的五连唱形式,目的是让大家共同参与进来。

目前,芳草越剧社共有19名成员,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孙盐茹说,在越剧专场中,评委老师从发音、动作、服饰,甚至妆容方面给予了大家很多的帮助,大家把这些建议都记录下来,以便在后期进行改进。“希望通过‘圆梦舞台’的培育,让每一个越剧爱好者都能圆了自己的舞台梦。”孙盐茹说。

记者 龚丹 实习生 袁晓露

通讯员 常静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