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文娱>> >>正文

南通籍著名艺术家袁运甫先生辞世

2017-12-14 09:37:08 来源: 江海晚报网

袁运甫《祖国大地》(毛主席纪念堂)。

为首都国际机场创作壁画《巴山蜀水》,为北京建国门地铁站创作壁画 《中国天文史》,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锻铜贴金箔的壁画浮雕《泰山揽胜》,以及为南通中学创作的壁画《江海之光》、为更俗剧院创作的壁画《色彩的旋律》……昨天,这些寂静无声却影响后世的精美作品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主人。12月13日,在全国人民沉浸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悲愤情绪中时,从北京传来了南通籍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运甫驾鹤仙逝的消息,更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寒意。

袁运甫

袁运甫,1933年生于南通。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公共艺术泰斗。在长达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穿梭于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插画艺术、纤维艺术、设计艺术,还涉猎刺绣、壁毯、珐琅、石雕、木雕、漆艺、金工、陶瓷和玻璃等许多行业,为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公共艺术作出巨大贡献,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大家。袁运甫的彩墨画,是改变中国画创作方式,融会贯通中西方艺术,变通地创造出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堪称一绝。

袁运甫《长江万里图》(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在寺街巷子浸润江海文化,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昨天,寺街石桥头巷西边的袁氏古宅依然静静矗立,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经过的市民留下匆匆的脚步声。

1933年端午节的第二天,袁运甫就出生在这里,开始了自己与绘画艺术不解的一生。袁运甫的父亲袁鼎是中学教员,精通经史,擅长诗词,喜欢书画和收藏,同时,袁运甫的3位姑母,都是南通20世纪初的第一代师范学生,可以说,袁运甫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袁运甫童年的春节,寺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更新字画,袁家自然也不例外,全家人一起写对联、贴对联,这些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在袁运甫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

在有关袁运甫的记载中,发生在他14岁时的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当时,酷爱学习的袁运甫一有空就向在南京中大美术系求学的表哥徐惊百学习画画,基础颇为扎实。当年,袁运甫的外祖父程曙升仙逝,要举行公祭,舅舅让他为外祖父作油画遗象。袁运甫兢兢兢业业地完成了这一嘱托,竟然画得神形俱象。当画像在奠堂挂出后,众人向这幅油画遗象跪拜、哭泣,袁运甫第一次被艺术的神圣感与召唤力所震憾,继而立下了为艺术奉献终生的理想。

小学毕业后,袁运甫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通中学,在学业之余,他爱好美术的兴趣没有改变,甚至在南通中学众多老师的培植下,得以发扬,画艺大进。

从1949年开始,袁运甫先后在杭州国立艺专、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求学、进修,在此期间,他与接触到了吴大羽、林风眠、庞薰、倪贻德、潘天寿、黄宾虹等大师。杭州国立艺专、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一南一北,袁运甫也幸运地汲取南北各派名家之长,获益不浅。在这两所学校,袁运甫不仅学到了独特思考、见好就收的可贵的艺术自控力,也学到了那流露与暴露截然不同的艺术处理。

袁运甫《巴山蜀水(局部)》(北京首都机场)。

  “南通三杰”名扬京华,“当代南通画家群”显“雏形”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袁运甫得以留校任教,他开始涉足于水粉画、油画、彩墨画、装饰艺术、壁画艺术、公共艺术等广阔的领域。

1979年,首都机场建成后邀请全国著名画家创作壁画,这标志着中国画坛开始打破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走向中国特色的美术复兴和繁荣期,在国内和国际引起了轰动。在受邀名单中,袁运甫和兄弟袁运生以及同乡范曾榜上有名。

3位南通籍画家第一次集体亮相,便在全国画坛引起轰动和称羡,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誉为“南通三杰”。不负所望,“南通三杰”为机场创作的壁画创造了时代经典,其中,袁运甫的《巴山蜀水》描绘了从重庆经万县、白帝城至夔门的壮阔图景,这幅壁画在艺术上追求中西技法的结合,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既保持了中国传统壁画处理中的整体平面性效果,中间又贯穿了适度空间效果的追求,取得与建筑的整体协调性。

袁运甫在这次创作中,还首次探索性地将进口丙烯颜料用于壁画创作,中国美术界受此启发与借鉴,丙烯颜料遂成壁画所用颜料的主流。

袁运甫《山魂水魄(局部)》(中国社科院陶瓷花釉壁画)。

“南通三杰”的作品引起了画坛倾目,这是“南通画家群”第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此后,“南通画家群”的“传奇”不胫而走,传为美谈。近年来,南通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以“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为题,对南通美术现象的概况、特征、形成原因等视角展开研究,《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文集》一书是首期课题研究成果,据市文化艺术创作中心主任、该书主编陈金屏介绍,若干年间,随着画坛不断地有新的和老的南通籍画家崭露头角,他们被一个个、一次次地发现,例如王个簃、高冠华、赵无极、尤无曲、范扬、冷冰川、周京新、徐累、季大纯、管怀宾、吴维佳、王法……“南通画家群”的影响愈加广、声名愈加大,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日日新”,以至延绵至今,不绝于画坛。

袁运甫和袁佐创作大型玻璃壁画作品《色彩的旋律》(位于更俗剧院)。

无论身在何方,他心中一直牵挂着家乡南通

从1949年离开家乡前往外地求学,袁运甫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无论是在国内其他城市,还是在异国他乡,家乡南通一直是他最牵挂的。

3年前,我市知名画家沈启鹏专程前往北京探望袁运甫,没想到,那一面竟成最后一面。如今回忆起这位大师,沈启鹏心中有说不完的话,他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曾经独树一帜,享誉全国,成为南通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如今虽然已经人去楼空,但谁也不会忘了袁运甫对它的呵护和帮助。

当年,在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发展初期,袁运甫正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正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吴冠中等享誉全国的一大批知名画家陆续来南通写生。“吴冠中在寺街石桥头漫步,感受到这里底蕴十足的江海文化,发出‘难怪可以出这么多画家’的感慨。”沈启鹏说。

这些名家的到来,不仅让南通本地画家大开眼界,更为南通留下了许多珍贵画稿。沈启鹏说,例如,著名画家张仃将自己的作品《哪吒闹海》交给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并制作成了大幅彩锦绣作品,目前,这幅作品永久保存在了北京长城饭店。另外,袁运生为美国哈佛大学创作了一幅巨大的壁画,这幅壁画的素描稿也被留下,由如皋的李玉坤制作成了丝毯作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在袁运甫的帮助下,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不断取得新成果,名扬海内外。”沈启鹏说,“在此背景下,研究所的许平、徐艺乙、范扬、林晓等学生逐步成长,如今成为画家或者工艺美术名家。”

除了关心南通工艺美术,袁运甫还积极推动南通城市发展。在袁运甫的牵线搭桥下,两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镛与南通结缘,并大胆而审慎地提出了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初步论断。

如今,位于南通博物苑西南的博物苑新展馆,他的设计者就是吴良镛。博物苑新、老馆舍沿着博物苑原址形成的两条轴线铺开,巧妙地连为一体,既和谐统一又气势磅礴。“袁运甫对于家乡南通的帮助,绝不仅在于艺术领域,因此,无论何时,南通人都不应该忘记这位生于南通寺街的江海之子。”沈启鹏说。

记者 龚丹

位于通中艺术长廊的袁运甫作品。 记者黄哲

昨天,袁运甫逝世的消息传来,众多南通籍画家深感痛惜——

他对艺术的追求一直激励着后人

毕业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南通籍艺术家冷冰川对袁运甫一直十分敬重,就在一个半月前,他还曾前往袁运甫在北京的新家探望。冷冰川说:“当时,袁老还像一个‘大儿童’般讲述自己儿时在南通的故事,因此,今天听到消息时,感到十分意外和难过。”

在冷冰川心中,袁运甫是他“唯一的老师”,“可以说,没有袁老,自己就没有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也就不会有如今的成就。”冷冰川说,“老师一辈子严谨做人、做学问,向往成为‘大美术家’,如今他离开了我们,但他对艺术追求的精神会一直激励后人。”

得知袁运甫先生仙逝的消息时,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侯德剑正在采风途中,他说,上世纪70年代,他有幸在市文化馆见到袁运甫先生,当时,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为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沿长江写生、在南通休整的著名画家吴冠中、黄永玉、祝大年等,这些大画家展示出沿途写生的油画、线描、水粉作品,为南通的小画家们介绍写生的想法和方法,这次经历让侯德剑受益匪浅。

侯德剑清楚地记得,袁运甫先生说:“外出写生就像猎人打猎,手气好,会打到大熊、野猪,手气不好可能只会猎到狐兔,难免也会空手而归,但勤能补拙。”因此,侯德剑将“文武修身,德艺养性”作为座右铭,在艺境大道上力耕精进,“画室案头袁运甫先生厚厚的大画册永远是我学艺途中的明灯,他充满乡音的教导总让我温故知新。”侯德剑说。

记者龚丹

他把对家乡的眷恋融入艺术创作

国画《长江万里图》被设计成特种邮票

不管离开南通多少年,袁运甫一直心系桑梓,希望能够回报家乡,于是,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时常会融入地方元素,融入南通元素,笔墨间,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长江》特种邮票,向国庆65周年献礼,这套邮票就是以袁运甫在40多年前创作的国画《长江万里图》为蓝本设计而成。

《长江》特种邮票1套9枚,内容分别为大江东去、山水重庆、三峡奇观、楚湘临江、庐山水韵、黄山独秀、金陵春晓、江畔水乡、东流入海。其中,“江畔水乡”、“东流入海”两枚票集中描绘了南通狼山、苏通大桥以及万里长江与东海、黄海三水交汇的壮丽景色,使江城南通尽收眼底,书写了江城南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充分彰显了南通的人杰地灵和百年文脉。

记者了解到,为补充和完善40年来长江沿岸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增加的建筑群,袁运甫之子袁加,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再创作。最终,袁运甫父子联袂完成了《长江》邮票的创作工作。

记者龚丹

 

 

人才辈出的石桥头袁家

“西边的石桥头27号,位于原麻千户角,规模稍小,是袁氏后人购买的明朝千户麻胜家的宅院,进行了修建。此宅为一进三堂。房屋高大宽敞,地板板壁,最让人称奇的是这座房子有双层的房门,可以装卸的外层房门上有大幅的木雕图案,遒劲古朴,为寺街民居中绝无仅有。”生于寺街的南通人施宁在其作品《寺街》中这样写道。

独有的袁宅陆续走出了多名有影响力的名人。其中,说起袁运甫,不得不提他的胞弟袁运生,作为首都机场壁画创作邀请的画家之一,他创作了《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值得一提的是,《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因为突破了当时的“禁规”,在作品中画了几个裸体形象,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风波。结果,壁画的裸体部分被遮挡起来。直到1990年,这堵假墙才被拆除。机场壁画与袁运生的曲折命运折射出转型期艺术的处境与观念的变革。后袁氏兄弟声名鹊起,他们成为了“南通画家群”的重要一员。

当然,除了袁运甫、袁运生外,袁宅还走出了中国第一批林业资源航空测绘工程师、中国林业部资源司总工程师袁运昌,著名教育家、我国自然科学史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奠基人之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袁运开。

遗憾的是,今年4月12日,袁运开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8岁。据了解,袁运开小学前三年在小学堂读书,抗日战争开始后到乡下逃难,后来回城进了私塾,建国前在南通中学读书,毕业后进入当时的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据南通中学许薇老师回忆,南通中学历届校友中,担任过国内一流大学校长的不多。

记者 龚丹 沈樑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