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文娱>> >>正文

“上孤山——西泠印社江苏籍社员五人联展”开展 南通篆刻名家李夏荣向西泠印社捐赠作品

2019-04-10 10:30:23 来源: 江海晚报网

晚报网讯 4月8日下午,“上孤山——西泠印社江苏籍社员五人联展”在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西泠印社社址孤山遁庵展厅开幕。南通篆刻名家李夏荣等5位江苏籍社员联合创作并展示了75方以西泠印社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篆刻作品,并将其中50方精品捐赠给了西泠印社。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到场致辞,赞叹此次主题性创作“开西泠印社社员作品捐赠之新风”。

西泠印社始建于1904年的杭州,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公认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学术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首任社长吴昌硕的弟子、海门人王个簃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遁庵起名于1915年,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位于杭州孤山小盘谷以西平坡上,是一座造型优美、绿荫成林、环境优雅的建筑。

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先生特地为此次展览作序。序言中称:“欣闻孙向群、林尔、李夏荣、蒋瑾琦、董宏之五位西泠印社江苏籍社员,再次以西泠印社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创作举办了这次展览,并将作品捐赠给印社。他们都已步入中年,创作也进入了丰盛期,虽然作品风格各异,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以时代特征和自己的个性化审美取向为求新求变的源泉。在展览中,专门设立了作者谈‘上孤山’成为西泠印社社员感想的环节,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西泠印社的爱以及对西泠印社社员责任担当的意识。”

据西泠印社官网介绍,此次展出的75方篆刻作品风格各异,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同时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以时代特征和自己的个性化审美取向为求新求变的源泉。漫步展厅,“题襟馆”、“柏堂”、“西泠桥”、“华严经塔”、“鸿雪径”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孤山胜景篆刻于一方方印石之上,“景随石移”,让人不禁产生“情景合一”的意象之美。此外,吴昌硕、王禔、吴隐、丁仁等一批对西泠印社有着重大影响的印人先辈,“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等西泠印社立社宗旨……西泠精神之精髓跃然于印石之上,交相重叠着孤山人文情怀与历史之厚重,以及一代代西泠人对优良传统的不懈追求和坚守。

孤山西泠印社中的人文景观,历来是社员篆刻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印社成立115年间,许多社员都有相关作品面世。此次5位江苏籍社员再次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 创作并捐赠作品,不仅是单纯审美表达或者艺术个性风格的展示,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陈振濂副社长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的时代,五位江苏籍社员集体创作以西泠 胜景为主题的专题篆刻,并将其捐献给印社,在西泠印社的捐赠历史上开辟了一种新气象,作品不仅是作品,还兼具了文献价值。今后,西泠印社在捐赠收藏方面也将 越来越讲究品质,越来越重视专题性和追求藏品的独一无二性,非常期待能有更多的社员能够创作并捐献这种传播西泠历史和形象、具有较强专题性的作品。

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为5位江苏籍西泠社员颁发捐赠证书。开幕式由西泠印社党委委员、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秦陶主持。部分西泠印社理事和社员、南通印社社员、杭州媒体记者和艺术界同道等参加开幕式。

(综合西泠印社官网、南通书画网等媒体报道)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