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0 08:38:54 来源: 南通网
“自去年4月上线以来,建设银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累计交易量已突破3600亿元。截至目前,南通分行已在区块链上办理开立国内信用证1亿元,办理福费廷业务近15亿元。”近日,建设银行南通分行国际业务部过文君告诉记者。
近期,“区块链”走进大众视野,成为金融资本、实体经济和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热点。上周五,市金融局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向全市银行业机构调取区块链技术运用案例,收集到建行、中信、光大、如东农商行等多家银行运用技术案例,成效和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其中,建行运用案例成为普查的“大鱼”,福费廷指数、场景金融、雄安支付等成为新一批高能名词。
全功能福费廷区块链交易平台是建行、南通农商银行、中信银行南通分行等多家银行正在采用的技术,其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透明度、强安全性等特点,功能覆盖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询价报价、资产发布、资金发布、交易撮合等全部环节,有效解决跨行间福费廷业务互信、业务处理效率低、流程不可视等难点痛点。上月,建行总行首次发布“FTI(福费廷指数)”,旨在反映市场活跃度和发展状况,未来将逐步发挥福费廷二级市场的“晴雨表”和“指南针”作用。
据悉,如东农商银行已立项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痛点,将区块链应用与农村金融需求场景结合,创新区块链金融产品,推动“场景+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紧密的联动机制,加大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中的各种潜在问题和风险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探索引入‘监管沙盒’模式,降低未知风险的发生率。”如东农村商业银行季兵兵建议。
如何解决工程项目中的痛点问题,防止出现工程违法转包、分包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目前,光大银行网上银行中新增“雄安平台支付”业务功能,与雄安集团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对接,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信息透明、智能合约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资金的可视化的多方管理,对资金流向全程透明监管。南通分行公司部副总经理马效国表示,将结合自身区域实际,打造自身特色区块链产品,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
与一般信贷风险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存在法律风险、估值风险、经营风险、处置风险。“面对这一新兴事物带来挑战,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产业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它有潜力支持创意创造者和与之合作的人在创新中创造收入。”市金融局银行保险处季晶晶表示,“在我市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区块链还应该尽快运用于知识产权的确权和交易流通领域,如果成功运用,将会破解目前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抵质押贷款业务做不大的窘境。”
季晶晶说,区块链在电子存证方面有较好的落地,今年9月,“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在阿里原创保护平台上使用。“数字资产的区块链确权和交易具有广阔的市场场景,将让企业大大受益,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 蒋晓东 张水兰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